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近日接受《明報》專訪時表示,隨著穩定幣發牌制度將於 8 月正式生效,當局希望能在今年內核發第一批穩定幣牌照。不過,他強調發牌數量將「維持在個位數」。
許正宇指出,香港推動穩定幣監管的目標,是鼓勵這類加密資產用於解決實體經濟中難題,特別是在「某些高風險貨幣」或「當地金融體系不健全」的市場中,穩定幣可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與困難。許正宇表示:
「如果有以法定貨幣為基礎、且具備支付功能的穩定幣,就可用來促進跨境交易,減少交易成本。」
儘管香港最初的監管規劃主要針對港元掛鉤的穩定幣,但近來「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議題成為熱點。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中國科技巨頭京東與螞蟻集團正積極遊說中國人民銀行,爭取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對於這類跨境穩定幣申請,許正宇表示:
「若牽涉其他司法管轄區的貨幣,我們必須與有關當局進行商討。」
他補充表示,目前香港法規對穩定幣發行僅要求需有實體法定貨幣作為儲備,未明確限制可用哪些貨幣作為儲備資產,但一旦涉及外幣,就需審慎考量對匯率的潛在影響與其他風險因素。
香港穩定幣發牌制度的推進,與美國《GENIUS 法案》的立法過程幾乎同步。該法案已在參議院過關,正待眾議院審議,美國總統川普也多次表態支持並要求儘速通過該法案。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上月亦罕見公開表示,穩定幣與央行數位貨幣(CBDC)正重塑全球支付基礎設施。
儘管中國政府仍全面禁止境內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但香港已採取相對開放政策,透過發牌制度吸引國際加密貨幣公司進駐。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於去年啟動穩定幣沙盒計畫,已有渣打銀行、Animoca Brands、香港電訊、京東數字與 RD InnoTech 等參與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