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自上週一度跌破 10.9 萬美元後,於週末展開強勁反彈,於週一美股開盤前重回 11.4 萬美元,48 小時內漲幅超過 4.5%。市場認為,本輪上漲與全球降息環境、股市與黃金齊創新高的宏觀因素有關,同時也與歷史上 10 月的季節性強勢有關。
宏觀與季節性推動上漲
投資公司 LMAX Group 策略師 Joel Kruger 指出,9 月通常是比特幣表現疲弱的月份,但歷史數據顯示,自 2013 年以來,10 月的平均漲幅高達 22%,11 月更達 46%。他認為,在今年加密產業監管與採用進展加速的背景下,這些「季節性順風」可能為比特幣創下新高鋪路。

加密交易公司 QCP Capital 也在最新分析報告中表示,市場波動率持續下降,若比特幣能站穩 11.5 萬美元,有望確認新一輪上漲趨勢。
去槓桿化與現貨流出交易所
鏈上與衍生品數據顯示,近期下跌並非空方主導,而是多頭去槓桿:
- 9 月 21 日至上週六,BTC 自 11.56 萬美元回落至 10.95 萬美元,未平倉合約(OI)下降 6.2% 至 399 億美元。
- 資料顯示,30 日內交易所淨流出約 17 萬顆比特幣,顯示市場處於累積階段,賣壓降低。
- 資金費率回落至中性,減少了多頭連環爆倉風險,有利於槓桿重建。
交易員 Dom 認為,短期目標在 11.5 萬美元以上,但仍需多頭保持積極推進。
CME 缺口恐引發回測
雖然突破 11.4 萬美元,但市場仍擔心芝商所(CME)比特幣期貨留下的缺口。分析師指出,目前在 11.09 萬至 11.13 萬美元之間仍有未填補的缺口。過去 4 個月,所有 CME 缺口最終都被完全回補,因此市場預期短線可能回測該區間。

不過,如果比特幣能夠收回 11.5 萬美元並站穩,將大幅降低回落至 11.1 萬美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