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參議院在當地時間 9 月 30 日的表決中依然未能就預算法案達成共識,白宮於當日晚間正式宣布,政府將在當晚過後(台灣時間 10 月 1 日中午 12 時)正式關門。這使得原本短線反彈的加密貨幣市場再度陷入觀望。
關門效應:延宕監管,削弱信心
對加密投資者而言,政府停擺最大的隱憂不是短線流動性,而是監管進程的停滯。SEC、CFTC 等機構一旦關門,與加密 ETF、交易規範有關的審核都將被迫延遲。國會的市場結構法案也隨之推遲,唯一維持進度的僅有聚焦加密貨幣稅務的聽證會。監管的拖延,意味著投資人要在「政策真空」中自行摸索,這無疑增加了市場的波動性與不確定性。
此外,Bitfinex 分析師也在最新的報告中警告,政府關門將中斷就業數據、CPI 通脹等重要經濟指標的發布,這恐加劇各類資產(包含加密貨幣)的波動。
報告指出,數據延遲將使美聯儲的政策判斷更為困難,並透過利率市場傳導衝擊。全球投資者已開始削減美債與美元曝險,若關門持續,這一趨勢恐加速。Bitfinex 分析師寫道:
「對市場而言,直接風險在於信心流失與數據盲點,而非系統性金融不穩定。」
Bitfinex:牛市結束,盤整期展開?
Bitfinex 報告直言,比特幣目前仍在 9 月降息後的修正階段。與過去循環不同,本輪行情已出現三次明顯上漲波段,每次高點都伴隨 9 成以上的代幣處於獲利狀態,這是典型的「籌碼派發」訊號。
當前行情正處於第三次高點後的冷卻期。Bitfinex 認為,這次市場更可能不是快速反轉,而是進入長時間的橫向盤整。
分析師提醒:「深刻的政治對立、惡化的財政赤字與脆弱的全球經濟,使市場對任何外部衝擊更加敏感。」換言之,美國政府關門帶來的不僅是程序性的延宕,更可能在心理層面放大市場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