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價格突破 12 萬美元,創下自 8 月 13 日以來新高。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LTH)的拋壓正在減弱,市場或已進入新一輪的積累階段。
根據 Glassnode 數據,短期持有者已實現價值比(RVT)自 5 月以來持續收斂,反映投機過熱情緒降溫。歷史上,RVT 高企往往意味市場過熱,而當該指標下行至「全面市場冷卻區(紅線下方)」時,則代表短期交易者的獲利能力下降,相對於整體網路活動已明顯減弱,通常為累積期的前兆。

在供給面,長期持有者的淨頭寸變化(3 日均值)近期已趨於中性,顯示先前持續數月的獲利了結潮可能正在消退。若此趨勢延續,接下來的市場動能將更大程度依賴 ETF 流入與新增資金。

分析指出,比特幣或正在 11.5 萬至 12 萬美元區間建立結構性底部,類似今年 3 至 4 月的盤整期,當時 LTH 出貨趨緩後,市場隨即迎來一波強勢上漲。隨著拋壓消退、短期過熱降溫,12 萬美元已成為關鍵觀察位。
短期持有者的行為同樣釋放訊號。CryptoQuant 數據顯示,短期持有者盈虧比(STH-SOPR)9 月一度跌至 0.992,意味大量投機資金在持續認賠出場。但上週數據略微回升至 0.995,雖仍低於 8 月的 0.998,但已出現初步穩定跡象。這一走勢意味比特幣市場可能正在經歷一個 「健康重置」,投機性籌碼被洗掉後,為後續更穩定的上漲打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