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L News》報導,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的質押以太幣版本 Binance Staked ETH(wBETH)近期成長迅速,市占已達到整個以太坊流動性質押市場的 20%,總價值超過 90 億美元。
過去 30 天內,wBETH 的流通供應量增長近 18%,是目前前幾大流動質押平台中成長最快的一個。

幣安在 2023 年推出封裝 Beacon ETH(wBETH),這種增值型流動性質押代幣代表「用戶所質押的 ETH 加上收到的質押獎勵」,在持有 WBETH 賺取收益的同時,可利用此代幣參與幣安外部的 DeFi 協定和其他幣安上的產品。
wBETH 的優勢
加密貨幣基金產品提供商 21Shares 的研究員 Matthew Mena 認為 wBETH 之所以能夠大幅成長,主要歸功於幣安龐大的分發網路。在接受《DL News》採訪時表示:
「作為現貨與永續合約市場上最大的中心化交易所,幣安具備無可匹敵的能力,能夠大規模推動用戶採用。」
幣安發言人也向 DL News 表示,wBETH 的成長歸因於其功能性、易於取用,以及市場對以太幣作為資產的信心持續提升。
wBETH 的成長正值機構投資人對以太坊(Ethereum)的投資日益增加之際,包括 Sharplink Gaming、BitMine 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都開始執行以太幣財務策略,持續收購以太幣並進行質押。在過去一週,以太幣(ETH)價格已上漲超過 30%。截稿前,以太幣交易價格為 3,454 美元。
Layer 1 區塊鏈 Monad 的 DeFi 負責人 Abdul Rehman 表示,以太幣質押總量正在創歷史新高,而 wBETH 攫取了其中大多數的新增成長。根據 BeaconChain 的數據,已有超過 3570 萬顆 ETH 被鎖定在以太坊的權益證明(PoS)系統中,占總供應量(目前約 1.209 億顆)的 29% 左右。
什麼是流動性質押?
以太坊的流動性質押(Liquid staking)允許用戶質押以太幣,並獲得類似「收據」的流動性質押代幣,這些代幣代表平台中質押的以太幣,用戶在錢包中持有這些代幣時可獲得質押獎勵,也可進行交易或投入到 DeFi 協議中。用戶也可進一步將質押以太幣進行封裝(Wrap),以在更多的 DeFi 協議上進行運用。
流動性質押平台替用戶省去了自行質押所需面對的繁瑣程序,因為自行質押不僅需要至少 32 顆以太幣,操作上也具有一定難度。
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流動性質押是以太坊第二大 DeFi 領域,僅次於借貸,總存款額超過 450 億美元。
一站式生態系統
Monad 的 Rehman 表示,幣安讓質押以太幣變得更容易,也是其成長的主因之一。幣安 App 提供一鍵式的以太幣質押與贖回功能,相較之下,像 Lido 這類其他流動質押平台則需要多個步驟,並且需透過自託管錢包在鏈上操作。
21Shares 的 Mena 補充說:「這項服務被整合進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用戶能在同一平台上高效地交易、借貸與部署資本。對許多用戶而言,尤其是剛接觸 DeFi 或管理大額資產的人來說,這樣的便利性與資本效率是難以取代的。」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 Binance Staked ETH 價值超過 93 億美元,Rehman 指出,其中 90% 是由幣安代表用戶持有,這反映了愈來愈多幣安用戶選擇將自己的以太幣進行質押。
幣安的成功是一個特例,因為其他競爭者也推出類似的質押產品,但幾乎沒有受到同樣程度的關注。例如,Coinbase 推出的 Wrapped Staked ETH 目前的流通市值僅為 4.59 億美元,較去年 3 月創下的 8.06 億美元歷史高點大幅減少。
能否超越 Lido?
wBETH 是目前成長最快的流動性質押代幣,但離市場領先者 Lido 仍有段距離。自 2021 年初以來,Lido 一直主導著流動性質押市場,儘管包括幣安在內的競爭者逐漸蠶食其市占率,但 Lido 目前仍掌握 63% 的市場。
Rehman 認為,幣安短期內仍難以挑戰 Lido 的領先地位。首先,兩者面對的是不同的用戶群體。他表示:「wBETH 在 DeFi 協議中的整合屬於次要的分發管道,主要的分發仍在幣安 App 本身。」
他補充說,另一方面,由於與其他 DeFi 協議整合程度更高,Lido 仍然是 DeFi 用戶最青睞的流動性質押代幣。值得一提的是,透過 Lido 質押的以太幣總量並沒有減少,只是最近有更多新的以太幣是透過幣安質押,wBETH 的市占率才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