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上市的比特幣財庫公司 Metaplanet 的企業價值跌破其持有的比特幣總價值。根據官方數據,Metaplanet 的 mNAV(股票相對於其所持比特幣價值的溢價)在週二首次跌破 1,達到 0.99 的歷史新低。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自六月中以來,Metaplanet 股價(股票代碼:3350)大跌了 75%,從每股 1,930 日圓的高點下跌至 482 日圓,這導致其 mNAV 下滑超過七個百分點。
在 mNAV 跌至 0.99 的同時,Metaplanet 帳上持有 30,823 顆比特幣,買入均價約為 107,912 美元。以截稿前約 111,350 美元幣價計算,這些持倉價值約 34 億美元。該公司已連續兩週暫停增持比特幣,最近一次宣布購買發生在 10 月 1 日。
與傳統的資產淨值(NAV)不同,mNAV 是一項將企業價值與所持比特幣資產淨值進行比較的比率。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上的 mNAV 說明頁面,該指標旨在幫助投資者評估市場如何根據公司持有的比特幣資產來衡量其整體價值。當 mNAV 低於 1 時,代表該公司股價以低於其持有比特幣資產價值的折價交易,這種情況可能反映出市場對公司債務、營運模式或其他潛在風險的擔憂。
Metaplanet 原本是一家開發 Web3 與元宇宙技術並經營飯店業務的公司,在 2024 年 4 月轉型成為比特幣財務企業,採用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儲備資產,以對沖日本的債務負擔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圓波動。
該公司於 2024 年 7 月進行首次比特幣收購,立即引發後續的股價大漲。其 mNAV 在 7 月 24 日達到 22.59 的歷史高點,但此後再未出現過相同水準。
mNAV 下跌是否代表失敗?
市場觀察人士對於 Metaplanet 企業價值跌破其比特幣持倉價值的看法存在分歧。Melanion Capital 執行長 Jad Comair 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Metaplanet 以低於其比特幣淨值交易,並不代表失敗,這反而顯示市場仍然對比特幣財庫模式存在誤解。
「這種情況就像早些年投資人錯誤理解特斯拉而去做空一樣,當時他們誤以為它只是家汽車公司,而忽略了那其實是一場能源革命。」Comair 表示:「同樣的事也會在這裡發生。一旦市場理解比特幣財庫企業的反身力量,這些折價將會轉變為持續性的溢價。」
Smartkarma 股票分析師 Mark Chadwick 則表示,Metaplanet 的 mNAV 變化凸顯出比特幣財庫趨勢的降溫,並認為這波加密貨幣財庫股的下跌是泡沫破裂的現象。
Chadwick 補充說,長期的比特幣多頭可能會將 Metaplanet 的折價視為買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