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投資策略師 Denny Galindo 以季節來比喻比特幣的四年週期循環,認為目前市場正處於週期中的「秋季」,提醒投資人應趁著「寒冬」來臨前適時獲利了結。
在摩根士丹利的播客節目《Crypto Goes Mainstream》中,Galindo 根據歷史數據指出,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呈現出「三年上漲、一年下跌」的規律,這背後主要受到來自宏觀與微觀兩種力量的驅動。
Galindo 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加密貨幣的價格週期與全球貨幣供應量(M2)的變化密切相關。他指出,全球 M2 貨幣供應的擴張與收縮大致也以四年為一個循環,而比特幣的走勢往往與此同步:當 M2 加速增長時,比特幣通常也會加速上漲;相反地,當 M2 增速放緩或出現下降時,比特幣往往也會隨之走弱。
而在微觀層面上,Galindo 將加密市場與傳統的大宗商品市場進行類比,例如咖啡或原油,當供應鏈受到干擾時,價格會因短缺上漲,接著投機者湧入、加槓桿炒作,導致價格出現拋物線式暴漲。最後某個因素(通常是供應增加)戳破泡沫,市場陷入陷入低迷、價格大跌,槓桿被徹底清除。而這樣的循環在加密貨幣市場中也一再上演。
Galindo 進一步解釋,摩根士丹利將比特幣的四年週期劃分為四個「季節」,每個階段都展現出不同的市場特徵與資金行為。目前,比特幣正處於他所稱的「秋季階段」,是投資人獲利了結的時候。
Galindo 說道:
「我們現在正處於秋季階段,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大約一年。我們去年曾針對這個主題撰寫過報告。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因此這正是您應該獲利了結的時候。」
Galindo 還指出,目前市場的爭論在於,這個「秋季」會持續多久?下一個「冬季」何時到來?甚至,這樣的四年循環模式是否仍會在未來成立?這些問題正是近期加密圈最熱烈討論的話題。
相關報導:
《Placeholder 合夥人憂流動性回歸時機過晚,重提「四年週期」規律》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加密貨幣寒冬可能已經結束,春天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