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4/21 星期一

  • 23:22

    川普再轟鮑威爾「姍姍來遲先生」,美股應聲下挫,比特幣反突破 88,000 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批評持續發酵,週一美股開盤後主要指數全線走跌,而川普稍早在社群平台發佈的新貼文,似乎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貨幣政策前景的不確定性。 川普在貼文中強調,美國的能源成本、食品價格與其他生活成本已「明顯下降」,但鮑威爾卻遲遲不肯降息,恐將拖累經濟成長。 他寫道: 「這些成本如我預測的那樣漂亮地下滑,幾乎沒有通脹風險。但除非『姍姍來遲先生』(一個大輸家)現在馬上降息,否則經濟可能會放緩。歐洲都已經降息七次了。」 川普不僅批評鮑威爾的升降息節奏太慢,更進一步將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政治化。他指控鮑威爾「只在拜登選舉期間降息」,而那波降息操作最終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暗示聯準會存在政治偏向。 這番言論被外界解讀為川普試圖將經濟放緩與通脹的責任歸咎於前任政府與聯準會,並同時施壓鮑威爾盡快降息。 川普一連串對鮑威爾的公開批評,進一步激化了外界對聯準會「獨立性」的質疑,也使原本因貿易與通膨問題而高度波動的市場信心再次受到衝擊。撰寫本文時,美股主要指數均下跌超 2%。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股下跌的同時,比特幣則呈現了相反的走勢,快速拉升突破 88,000 美元。
  • 20:10

    Strategy 斥資約 5.56 億美元增持 6556 顆比特幣

    美國軟體公司 Strategy(原微策略)週一宣布已在 4 月 14 日至 20 日期間,花費約 5.558 億美元購買 6,556 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約 84,785 美元。 截至 4 月 20 日,Strategy 及其子公司總共持有 538,200 顆比特幣,買入均價約 67,766 美元。 https://twitter.com/saylor/status/1914288929173389814
  • 17:47

    BitMEX 創辦人預告「BBC 火箭筒」即將射出:10 萬美元內買入比特幣的最後機會!

    BitMEX 創辦人 Arthur Hayes 於今日發文表示,現階段可能是能夠以不到十萬美元的價格購買比特幣的最後一會。Arthur Hayes 在推文中寫道: 「就像復活節兔子一樣,蹦蹦跳蹦蹦跳~說真的,各位,這可能是你最後一次能用不到 10 萬美元買到比特幣($BTC)的機會了😉😉😉😉。」 此外,Arthur Hayes 還預告本週將發表一篇新文章,主題是「BBC 火箭筒:國庫回購計畫」。 https://twitter.com/CryptoHayes/status/1914229735506452547 自美國關稅「解放日」過後,Arthur Hayes 對比特幣的觀點就開始轉為看漲,而論點主要是聯準會將介入干預市場,透過回購債券與降息等手段拯救經濟免於衰退,並同時推高比特幣等風險資產的價格。
  • 17:24

    21Shares:數據顯示比特幣或尚未觸頂,仍有望在年底達 13.8 萬美元

    加密貨幣 ETP 發行商 21Shares 表示,比特幣在本輪週期中對產業和宏觀衝擊的反應顯示出投資者信心更趨穩定,高通膨國家採用率的不斷上升加強了比特幣的避險論述。分析師認為,鏈上數據和流動性趨勢表明市場正處於盤整階段,如果沒有重大衝擊破壞多頭格局,比特幣有望在 2025 年底達到 13.8 萬美元。 面對市場衝擊的反應 21Shares 在上週發布的報告中表示,目前的市場週期類似 2021 年,當時中國的挖礦禁令引發了一次重大震盪,但並未改變長期的看漲趨勢,暫時的震盪被新的積累所取代。而這次,對宏觀政策的幻滅似乎也起到類似的作用,但比特幣價格走勢顯示出的是「韌性」,而非恐慌。 該報告指出,與過去不同的是,比特幣對外部系統性宏觀衝擊的反應變得更穩健,像矽谷銀行倒閉這類的全市場崩盤不再引發恐慌性拋售,甚至強化了比特幣作為對抗傳統金融風險的避險工具的前景。此外,人們似乎越來越意識到比特幣對沖不確定性的能力,像阿根廷和土耳其等高通膨國家對比特幣的採用仍持續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源自加密領域的失敗(像 Bybit 駭客攻擊事件)也未動搖投資人對比特幣本身的信心。與過往週期不同,現在的市場似乎能夠將中心化參與者的失敗與產業基本面區分開來。21Shares 的報告寫道: 「隨著產業日漸成熟,市場的取捨變得更加明顯。比起過去那種瘋狂飆漲的行情,現在的價格上漲可能不再那麼爆炸性,但無論是反彈還是回調,現在都變得更加自然健康,由基本面和持續信念所推動,而非過度投機。在缺乏即時催化劑的情況下,短期情緒可能會保持謹慎,但歷史經驗顯示,現階段的盤整在結構穩健的市場中通常是下一階段走高的跳板。」 比特幣牛市期間的修正幅度(來源:21Shares) 鏈上指標的看漲 21Shares 還在報告中指出,包括比特幣積累趨勢與長期持有者行為在內的鏈上指標顯示,比特幣正處於盤整階段,而不是接近頂部。 21Shares 提到了長期持有者(LTH)與短期持有者(STH)供應比率近期的變化,該指標在去年底出現大幅反轉,降至 2021 年以來的最低點,而近日的觸底反彈表明短期持有者最近已被震出市場,可能為長期持有者重新主導市場鋪路。 分析師表示: 「根據歷史走勢,他們(長期持有者)在推動下一階段的持續漲勢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若他們再次開始大規模累積,就可能成為市場復甦的強力基礎——特別是如果搭配更有利的宏觀條件。」 來源:21Shares 報告還提到,比特幣與全球 M2 貨幣供應量表現出相當強的關係。而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流動性在過去幾週持續上升,這可能為比特幣需求的短期增長奠定基礎。同時,不斷增加的現貨 ETF 資金流入、持續改善的監管明確性以及與傳統金融的整合,都為潛在的反彈提供動能。 然而,該報告也指出目前宏觀經濟情勢仍不明朗,包括通膨的持續、借貸成本的上升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升溫,不排除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但比特幣整體偏多的市場格局尚未被破壞。21Shares 表示: 「假設沒有突發的黑天鵝事件,我們維持最近修改的 138,555 美元年底目標價,這代表著相較於目前約 84,000 美元的價格仍有約 64% 的上漲空間。」 資料來源
  • 15:41

    政策轉緩、資金觀望:加密市場回穩背後的隱性壓力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在宏觀政策與政治事件交錯影響下出現緩步修復跡象。美國總統川普對關稅策略的態度轉向緩和,並與聯準會釋放出的潛在降息訊號疊加,為整體風險資產創造了短期的喘息空間,加密貨幣市場也隨之出現結構性反彈。儘管價格回暖,但從鏈上數據與資金流向觀察,多數交易者與機構仍持觀望態度,資金進場節奏遲緩,顯示市場尚未進入全面回升的階段。 宏觀環境與資本情緒:政策轉向下的短線修復 黃金價格本週一度突破每盎司 3,385 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 Source: Kitco 過去數週,美國與全球宏觀環境進一步轉趨複雜。除了川普對關稅策略放緩、聯準會釋放出潛在降息可能性之外,國際貨幣基金(IMF)於 4 月中旬下調全球 GDP 預測,理由包含製造業復甦遲滯、地緣政治干擾及貿易摩擦升溫,進一步反映全球景氣復甦的不確定性。 美債殖利率曲線仍呈倒掛,加上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於 4 月中快速回落至 4.5% 以下,顯示市場對未來成長疑慮再起。資金回流黃金與現金部位,亦突顯資產配置策略的重新洗牌。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價格本週一度突破每盎司 3,385 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反映避險情緒並未完全消退,與風險資產的反彈構成矛盾的雙軌結構。 整體而言,政策訊號雖轉為友善,但市場參與者間的認知分歧仍大。部分機構選擇保守增持現金與黃金部位,另有一批風險偏好型資金逐步回補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的資產,包括科技股與加密貨幣。當前市場情勢反映的不是全面看多,而是一場「市場心理重新定價」的動態博弈。4 月 9 日川普宣布暫緩部分針對中國的關稅政策,市場解讀為緊張關係緩和,激勵全球股市與加密資產回彈。本週延續此政策語調,聯準會官員亦釋出可能降息的訊號。4 月 15 日,聯準會理事 Waller 在公開談話中表示,若企業投資惡化或貿易摩擦升溫,聯準會應保有政策空間,不排除調整利率路徑。 在此背景下,標普 500 指數回升近 2.3%,納斯達克週漲幅逾 3%。比特幣價格自 4 月 14 日起緩步走升,由約 83,600 美元上漲至今日(4/21)87,300 美元,週漲幅約 4.4%。這波回升雖無明顯催化,但部分市場觀察者認為是對前期過度悲觀的技術性修復,同時與部分 ETF 淨流入同步出現,包含 Fidelity 和 Bitwise 均出現連續兩日的小幅資金淨入,雖非大規模動能,但成為止穩的支撐力量之一。 然而,不少分析亦提醒,目前政策訊號與數據仍多變,4 月底即將公布的 PCE(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通膨數據與下次 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前的就業報告,將是市場是否延續風險偏好的關鍵。鏈上與衍生品市場:交易動能與結構仍偏弱 鏈上與衍生品市場:交易動能與結構仍偏弱 加密市場的恐懼與貪婪指數逐步回升至 34 |Source: CoinMarketCap 鏈上數據並未與價格同步回升,反映市場整體參與度尚未恢復。根據 CryptoQuant 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比特幣鏈上活躍地址數維持在 90 萬以下,與 3 月高點相比減少逾 20%。鏈上平均手續費亦持續低於 1.2 美元,顯示交易密度與競爭程度仍弱。 穩定幣部分,交易所內的淨流入狀況依然低迷,4 月 17 日至 4 月 20 日多為小幅流出,顯示資金雖無明顯撤退,但也未形成大規模買盤支撐。部分分析指出,自去年 12 月以來穩定幣供應雖有回升,但多數留在 DeFi 協議或非交易所錢包,反映當前市場主力仍偏向觀望配置而非積極建倉。 恐懼與貪婪指數自 4 月 14 日的 26 緩步回升至 34,雖脫離極度恐懼區,但仍顯示多數投資人維持保守心態,缺乏積極進場動能。鏈上數據並未與價格同步回升,反映市場整體參與度尚未恢復。根據 CryptoQuant 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比特幣鏈上活躍地址數仍低於 90 萬,與 3 月高點相比減少逾 20%。鏈上平均手續費亦持續低於 1.2 美元,顯示交易密度與競爭程度仍弱。 機構方面,部分大型交易所與做市商延續年初的避險部署策略,保持資本彈性與風險敞口控制,尚未進入明確加倉階段。鏈上大額地址短期內多以區間套利與流動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 LP)角色為主,顯示目前市場尚無明顯價格方向性預期。 個體走勢與敘事觀察:比特幣、以太幣、Solana 回穩,但敘事斷層未補 比特幣本週價格雖緩步回升至 87,300 美元,整體仍維持在 84,000–88,000 美元間震盪區間。鏈上數據顯示活躍度未明顯上升,反映本輪反彈主要為短線資金回補或技術性修復,並未引發新一波趨勢行情。從衍生品市場來看,資金費率自 4 月 19 日起轉正,但並未帶動開倉量顯著擴張,槓桿資金維持低風險配置。 以太幣方面,以太坊價格於本週反彈至約 1,650 美元,週漲幅約 5%。不過,自上海升級後的敘事動能已明顯減弱,市場對其 L2 擴容與 AI 結合的期待未形成主線推動力。部分分析認為,ETF 進展遲滯與主網缺乏重大技術更新,亦為壓抑資金流入的重要因素。 Solana價格 則維持近三週的震盪格局,在 120–140 美元間來回整理。本週在美國交易時段曾一度放量上攻,但隨後回落,顯示主力資金並未大舉進場。雖有 Visa 擴大整合與 Helium 網路成長等利多消息,但並未轉化為持續性買盤,市場觀察者認為 Solana 需等待 TVL 與用戶成長重新啟動敘事輪動。 敘事層面則延續上週「每週一敘事」的短週期現象。AI 資產熱度未見擴大,僅零星資金於低市值專案中短線炒作;RWA 題材雖持續受到機構關注,但實際交易與開發數據尚未突破。NFT 市場則維持低迷,反映投資人風險偏好尚未回暖,整體敘事主線仍待成形。 整體而言,儘管政策環境轉趨友善、主流幣價格築底回升,但缺乏具有穿透力與持續性的敘事主線,成為目前市場延續觀望格局的核心癥結。 市場修復雖現,觀察重點未解 儘管本週整體市場出現技術性反彈,宏觀政策語調也明顯轉趨溫和,但從鏈上數據、資金結構與敘事動能來看,市場仍缺乏足以轉動趨勢的核心動力。真正的結構性回升,仍有賴於政策明朗化、資金流入重啟,以及敘事與應用創新的重新集結。 在這樣的過渡期中,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關鍵皆在於耐心等待訊號確認,而非追逐不確定的反彈。下週將迎來更多美國經濟數據公布,包含 PCE 與就業報告,其內容或將成為市場風險偏好能否進一步修復的關鍵變數。 關於 BingX BingX 成立於 2018 年,是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為全球超過 1,000 萬名用戶提供現貨、衍生品、跟單和資產管理等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2024 年,BingX 更成為英超勁旅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的官方合作夥伴,展現品牌國際化佈局。 平台也定期提供主流幣定期提供主流幣如比特幣歷史價格走勢、及以太幣歷史價格分析,滿足從新手到專業人士的不同層級需求。BingX 致力於打造值得信賴的交易環境,提供創新工具與功能以提升用戶交易能力。 BingX 官方社群聚集了來自不同背景的用戶,每日更新行情資訊、策略解析與實戰觀點,同時也會不定期分享教學內容與實用工具,快加入看盤、學交易、領福利的全方位情報站。👉 BingX 繁體中文官方社群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 BingX 觀點及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 BingX 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5:04

    世上最大金額盜幣事件追蹤:Bybit 失竊的 50 萬顆 ETH 流向何方?

    加密貨幣交易所 Bybit 執行長 Ben Zhou 表示,在由北韓駭客組織 Lazarus Group 發動、總額高達 14 億美元的駭客攻擊事件中,有約 28% 的被盜資金已經「消失」或變得無法追蹤。 洗錢手法解析 Ben Zhou 於週一在 X 平台發佈的推文中指出: 「被駭總資金約為 14 億美元,約 50 萬顆 ETH。68.57% 仍可追蹤,27.59% 已變得無法追蹤,另有 3.84% 已被凍結。這些無法追蹤的資金,主要流入混幣器(mixer),接著經由跨鏈橋進入點對點(P2P)與場外交易(OTC)。」 根據推文,這些資金首先經由混幣器(如 Wasabi)進行洗幣,再透過跨鏈橋轉移至 P2P 與 OTC 平台。其中部分資金後續也進入其他混幣器,例如 Railgun、Tornado Cash 及 CryptoMixer。此外,駭客還透過 Thorchain、eXch、Lombard、LiFi、Stargate 以及 SunSwap 等協議進行多次跨鏈兌換,將這些資金轉為更具流動性的資產。 最大金額盜幣事件 這起駭客事件發生在 2024 年 2 月,Lazarus Group 控制了 Bybit 的一個以太坊冷錢包,並將其中的所有 ETH(總共約 500,000 顆)轉至一個不明地址。 取證資料顯示,其中 432,748 顆 ETH(約 84.45%)已透過 Thorchain 轉換為比特幣。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 342,975 顆 ETH(約 9.6 億美元)已轉換為 10,003 顆 BTC,並分散至 35,772 個錢包中,平均每個錢包僅約 0.28 BTC。 另外仍有 5,991 顆 ETH(約 1.677 億美元) 留在以太坊鏈上,分散於 12,490 個錢包中。  Lazarus 懸賞追緝進度 為追查駭客資金流向,Bybit 發起了「Lazarus 懸賞行動」,在過去兩個月中收到了 5,443 份懸賞舉報,但其中僅有 70 筆被認定為有效。Ben Zhou 表示,目前仍需更多能夠「解碼混幣器」的獵人加入,「我們接下來在這方面需要很多幫助」。
  • 13:42

    Metaplanet 斥資 40.2 億日圓增持 330 顆比特幣

    日本投資公司 Metaplanet 週一宣布已花費 40.2 億日圓(約 2,823 萬美元)增持 330 顆比特幣,作為其「比特幣財務運作」策略的一部分,平均買入價格為 12,181,570 日圓(約 85,554 美元)。 截至 4 月 21 日,Metaplanet 共持有 4,855 顆比特幣(價值約 4.24 億美元),買入均價為 12,804,361 日圓,以當地交易所報價計算,該公司的比特幣總持倉目前浮虧約 3.8%。 https://twitter.com/Metaplanet_JP/status/1914154738502816159 Metaplanet 原本是一家開發 Web3 與元宇宙技術並經營飯店業務的公司,後來在 2024 年 4 月轉型成為比特幣財務企業,採用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儲備資產,以對沖日本的債務負擔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圓波動。今年一月,Metaplanet 執行長 Simon Gerovich 表示公司希望在 2025 年將其比特幣持有量擴大到 10,000 BTC。
  • 13:08

    加密貨幣現貨與 ETF 交易量持續萎縮,游資轉向期貨市場

    儘管 4 月初因川普總統宣布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動盪,導致交易活動一度回升,但根據 The Block 數據,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量近日已降至近六個月來的最低點。 現貨與 ETF 交易量萎縮 以幣安(Binance)、Coinbase、Bitfinex 等主要交易所為代表,其 7 日移動平均交易量在上週六僅略高於 320 億美元,創下自 2024 年 10 月中旬以來的新低。這個數字相比 2024 年 12 月初創下的高點 1,320 億美元,下跌超過 75%。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 4 月交易量預計也將跌至去年 10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即使是加密貨幣 ETF,成交量也出現下滑(雖然跌幅較小)。根據 SoSoValue 的資料,因週五恰逢耶穌受難日休市,當天比特幣現貨 ETF 的成交量僅 15.5 億美元,是自 3 月 25 日以來的最低值;以太坊現貨 ETF 成交量僅 1.78 億美元,為自 3 月 27 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投資人避開現貨,轉向期貨市場 數據顯示,交易者正在減少現貨交易,轉而進行更具投機性的期貨交易。比特幣現貨交易量與期貨交易量的 30 日移動平均比率,目前僅為 0.19(即現貨交易量僅為期貨交易量的 19%),為自 2024 年 8 月初以來最低水平。以太坊的比率也跌至 0.20,創下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的新低。 現貨交易比重較高時,通常代表市場有較真實的用戶需求;而近期這種低比例,則顯示市場更偏向槓桿、投機性交易。 Solana 鏈上活躍度回升 與此同時,Solana 鏈上 DEX 的週交易量近期略有回升,並開始重新超越以太坊。這扭轉了從今年 1 月中旬至 3 月中旬以來的下滑趨勢。 Solana 官方 X 帳號也近日宣稱,該網路在上週某一天曾貢獻整體加密貨幣應用收入的 70%。這顯示 Solana 在鏈上活動與用戶應用面上,正在展現一定的增長動能。
  • 12:50

    房市不再是首選,韓國高淨值人士轉向黃金、債券和加密貨幣

    根據《韓國先驅報》報導,韓亞金融集團(Hana Financial Group)旗下智庫進行的研究顯示,越來越多韓國高淨值人士正著眼於多元化投資,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尋求如黃金和債券等避險資產,而非傳統的房地產投資。此外,這些群體對加密貨幣的持有占比也正在增加。 韓亞金融研究所上週發布了《2025 年韓國財富報告》,他們在去年 12 月針對 3,010 名韓亞銀行客戶進行線上調查。其中 884 名擁有超過 10 億韓元(約新台幣 2,293 萬元)金融資產的受訪者被歸類在「富裕」群體,另有 1,545 名資產介於 1 億韓元至 10 億韓元之間的受訪者被歸類在「小康」群體。 根據報告,40.4% 的韓國富裕人士表示他們今年可能會增加儲蓄,32.2% 表示可能會投資黃金這類避險資產,分別有 32% 和 29.2% 有意投資於債券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研究人員指出:「富裕人士正嘗試透過多元投資將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降至最低。」 報告顯示,富裕人士今年較不傾向在房地產方面進行新的投資,有意購買房地產的比例從去年的 50% 降至 44%。另一方面,有意賣出房地產的比例從去年的 31% 上升至 34%。該智庫的報告寫道: 「儘管富裕人士(他們習慣以房地產來累積財富)過去優先考慮房地產投資而非金融資產,但他們在今年表現出了不同的立場。」 加密貨幣投資占比日益增長 隨著主要經濟體逐步將加密貨幣納入監管範疇,更多人開始對這項新型投資工具表現出興趣。根據韓亞金融研究所的報告,在「小康」群體當中,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有投資虛擬資產的經驗,在過去三年內,他們擁有的虛擬資產金額平均每年增加 15%。 調查顯示,約 34% 的虛擬資產投資人持有超過四種加密貨幣,超過 70% 在加密貨幣投入了超過 1,000 萬韓元(約新台幣 22.93 萬元)。每 10 位虛擬資產投資人中,就有超過 5 位表示今年會繼續投資加密貨幣,另有三位表示他們持中立態度。 獲利能力是投資虛擬資產的主要原因,但投資可及性的增加和加密貨幣的成長潛力也成為主要考量。該智庫的研究員 Yoon Sun-young 表示: 「富裕人士對虛擬資產成長的預期顯示該產業已趨成熟。然而,由於缺乏監管安全網以及對新技術的了解,偏好程度仍存在明顯分歧。」 報告指出,在過去五年內,49 歲以下、擁有超過 10 億韓元金融資產的「年輕富人」平均每年成長 6%,該群體對虛擬資產和海外股票表現出強烈的投資意願。研究員 Hwang Sun-kyung 表示: 「富裕人士正在對金融投資表現出更強烈的興趣,而年輕富人正在引領這波轉變。他們正在引領如加密貨幣的投資趨勢,並強烈傾向於利用金融投資來增加資產。」 圖片來源:韓國經濟日報
  • 12:03

    中國警告他國勿與美達成「損中協議」:與虎謀皮一律對等關稅伺候

    中國商務部於今日發佈聲明,向那些考慮與美國達成可能損害北京利益的貿易協議的國家發出直接警告。 此前彭博社曾在報導中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川普政府正準備在貿易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提供關稅豁免,以換取它們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對此,中國商務部喊話各國,姑息不會帶來和平,妥協也不會換來尊重,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 同時中國也警告,任何國家如果以損和中方利益為代價與美國達成協議,中國方面都將以課徵對等關稅予以報復: 「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中方有決心有能力維護自身權益。」 中國表示,在互惠關稅問題上,所有各方都應站在公平與正義的一邊」,並釋出訊號表示,中方「願與各方加強團結協作,攜手應對挑戰,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徑」。 這番呼籲反映出中國有意透過加強與志同道合經濟體的合作,來抗衡美國影響力;同時也透露北京正積極尋求建立一個反對美國霸權行徑的國際聯盟。
  • 10:56

    以太坊 L1 為 DeFi 而生?Uniswap 創辦人潑冷水:乾脆直接用 Solana!

    圍繞著以太坊(Ethereum)長期擴展戰略的討論,在加密社群中再度掀起熱議。Uniswap Labs 執行長 Hayden Adams,昨日在社群平台上就「以太坊 Layer 1 是否應繼續承載 DeFi 應用」展開了公開討論,反映出以太坊社群內部對於擴展路線的深層歧見 誰為 DeFi 而生? 這場討論源自 Bankless 共同創辦人 David Hoffman 對 Unichain 推文的回應。Unichain 表示「Unichain 是為 DeFi 而生」,對此,David Hoffman 轉發並附註:「以太坊 L1 是為 DeFi 而生」,明確指出他認為以太坊的基礎層仍應承載核心去中心化金融應用。 https://twitter.com/TrustlessState/status/1913633500206428201 這個立場,違背了以太坊基金會長期以來以 L2 擴展為核心的技術路線,也立即引來 Uniswap 創辦人 Hayden Adams 的公開反駁。 Solana 更適合充當 DeFi L1  Hayden Adams 在回應中直言,如果目標是要在 Layer 1 上執行 DeFi,Solana 比以太坊更具優勢,因為它有更清晰的 roadmap(技術藍圖)、更一致的團隊與更專注的垂直擴展策略。他進一步強調,以太坊已經投入超過五年,推動以 L2 為主體的橫向擴展策略,如今接近完成階段,但 David Hoffman 現在卻想要在最後關頭全盤推翻。 對此,加密社群人士 Siobhán 也加入討論,她認為 L1 與 L2 的發展並非非黑即白。她指出以太坊在過去幾年對 L2 的投入已經展現出眾成果,如今也該在 roadmap 裡適度地重視 L1 的發展。 模糊不清的戰略 對此,Hayden 補充說明自己其實也支持提升 L1 的擴展能力,因為以 L2 擴展為核心的技術路線其實也需要 L1 的升級來支撐。但他反對的是模糊不清的戰略表態: 「嘴上說支持 L2,但實際又把所有應用放回 L1,最後導致策略模糊不清,甚至每個月變一次方向。」 他批評這種「想什麼都做一點」的做法,恐怕比不做選擇更糟。
  • 10:54

    Vitalik Buterin 提出以 RISC-V 取代 EVM,提升以太坊可擴展性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近日提出了一項針對以太坊執行層的長期結構改革構想:以開源的 RISC-V 架構取代以太坊虛擬機(EVM)的位元組碼。他在 Ethereum Magicians 論壇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Beam Chain 的研究對大幅簡化以太坊的共識層帶來了巨大的潛力,但要讓執行層也看到類似的進展,這種根本的改變或許是唯一可行的路徑。」 Buterin 在文章中指出,若要提升以太坊執行層的性能,必須提升 EVM 證明過程的效率。他認為,採用 RISC-V 這種與 ARM 和 x86 等專有架構類似的開源處理器架構,在某些情況下有可能將鏈上執行成本降低多達 100 倍。 Buterin 指出:「舊版的 EVM 合約仍將繼續運作,並可與新版的 RISC-V 合約完全雙向互通。他的提案中考慮到要同時支援 EVM 和 RISC-V 智能合約,以及建立一個專用的直譯器,將 EVM 合約轉換成對應的 RISC-V 版本。 其他區塊鏈項目也有嘗試採用 RISC-V,例如波卡(Polkadot)於 2023 年 8 月推出的 PolkaVM。Polkadot 的做法與 Buterin 的首個提案類似,支援多種虛擬機,而非透過大型網路硬分叉來轉換所有既有合約。 資料來源
  • 09:29

    白宮經濟顧問稱川普正在探索如何解僱鮑威爾:美元指數跌破 99 關口、BTC 與黃金相應飆漲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近日頻頻公開表達對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不滿,此前受訪時甚至公開表示: 「我對他不滿意。如果我想讓他離開,他很快就會離開。相信我。」 https://twitter.com/unusual_whales/status/1913623877609042019 同時,白宮經濟顧問 Kevin Hassett 也於上週五表示,川普及其團隊正在持續探索是否有途徑可以解僱鮑威爾。這一系列消息對原本就已經因為關稅而受到嚴重衝擊的經濟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瑞穗亞洲宏觀研究主管 Vishnu Varathan 表示: 「鮑威爾並不直接川普匯報,所以(川普)實際上不能解僱他。他只能通過某些程序才能被免職,而這些程序通常被認為高門檻……但總統可以動用各種手段來破壞美聯儲的獨立性嗎?當然可以。」 另一方面,法國財政部長 Eric Lombard 近日也警告稱,川普若解僱鮑威爾,恐將危及美元的信譽並破壞美國經濟的穩定。 與此同時,彭博社在最新報導中指出,川普打算解僱鮑威爾所引發的美元信任危機,在亞洲股市早盤持續發酵,對沖基金大規模拋售美元,導致美元指數於今晨失守 99 關口,為 2022 年 4 月以來首次,年初至今,美元指數已下跌超 9%。 由於美元的疲軟,比特幣與黃金短線走高,比特幣今晨上衝突破 87,000 美元、黃金也突破 3,370 美元再創新高。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