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8/13 星期三

  • 21:20

    River 首個鏈抽象穩定幣系統:穩定幣的第三條路,如何用鏈抽象解決流動性碎片化

    River 旨在建立鏈抽象的穩定幣系統,允許用戶在 A 鏈存資產,B 鏈鑄造 satUSD 穩定幣;建立一個無需跨鏈、包裝 ( Wrapped ) 等操作的穩定幣系統,讓用戶即可在不出售資產的情況下,安全的獲得獲得各鏈上的收益機會。 多鏈時代的資本困局 過去 2 年,DeFi 加速發展,生態進入多鏈時代: 300+ 條 Layer2 30+ 穩定幣 20+ 基於 BTC、ETH 的 LSD/LST 看似繁榮,但資本與流動性卻被鎖在各自鏈上的孤島 例如,在 Arbitrum 抵押 ETH、同時在 BNB Chain 持有 BNB,若想參與同一筆策略,往往需要跨鏈 2-3 次、透過 DEX 兌換資產,不僅手續費高,還增加跨鏈風險。 多鏈帶來了選擇,但沒有促進資產間的高效利用,生態間的價值無法自然流轉。 River 鏈抽象穩定幣系統 傳統穩定幣以單鏈運行,跨鏈時需仰賴第三方流動性,River 選擇了第三條路 —— 鏈抽象。 核心在於將鏈與鏈之間的邊界隱藏,讓用戶無需為不同鏈單獨準備資本與流動性。 這背後是 LayerZero 技術與 OFT 標準的的結合: 任意鏈存入 BTC、ETH、BNB、LST 另一條鏈原生鑄造 satUSD 無需跨鏈、無需 Wrapped,安全的在各生態流轉 就像擁有一個全球通用的銀行帳戶,不必在每個國家重新開戶,也能隨時結算、支付、投資 River 產品已落地,累計 4 億美元總鎖倉量 在過去 2 個月內,River 的鏈抽象穩定幣系統,已經累計: $400M+ TVL $100M+ satUSD 流通量 支援 BTC、ETH、BNB、LST 存入做抵押品 整合 30+ 協議 ( Pendle、ListaDAO、Solv… )  BNB Chain、Arbitrum、Hemi、BOB 等生態中 CDP 穩定幣排名第一 這代表,不論資產在哪條鏈,你的資產都能即時被激活,投入多場景策略 為什麼現在需要 River? 截至今日,DeFi TVL 已突破 $1500 億美元,穩定幣總市值達 $2700 億美元按理說,市值與 TVL 的增長應帶來更蓬勃的 DeFi 生態,但現實是: 流動性更分散 資產轉移困難 收益機會集中於少數協議 新用戶進入門檻依舊高 在各大 DeFi、穩定幣巨頭甚至上市公司相繼發鏈、構建自有生態的背景下,River 的鏈抽象穩定幣系統定位於解決多鏈生態下的流動性割裂問題,而非加入新的孤島 鏈抽象穩定幣?串聯多鏈生態流動性及價值流通 River 不只是某個穩定幣,而是用「 全鏈原生 」的技術翻轉整套資產流動方式的傳統邏輯 你可以 Fork Ethena 對沖策略、Liquity 的清算模型、Usual Money 穩定幣的鑄造機制;但你 Fork 不了 River 打造的鏈抽象底層架構 當前所有穩定幣,在第一天的設計上,未考慮過「 如何解決跨鏈資產、跨鏈流動與跨鏈收益的整合問題 」;River 穩定幣 satUSD 是從 Day1 開始,就以全鏈為目標,採用 LayerZero 結構並以 OFT 格式原生部署 satUSD 穩定幣的系統,至今仍無對應同類產品出現 不需跨鏈的絲滑感,一試就能知道體驗差距,這種體驗落差,就像你第一次用加密貨幣做點對點支付時,意識到銀行跨境電匯的過時一樣 River 要做的不只是發行一種穩定幣,而是讓全世界的任一資產,都能無障礙的參與價值創造、分配、並在任何需要它的地方流通 讓每一筆鏈上資產,都能流向全球任何一個使用者 Connect with value, flow with River River App X Account TG Group Discord Docs Blog Youtube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20:21

    台灣上市公司大豐電成立「數位資產委員會」,將納比特幣為儲備資產

    根據中央社報導,有線電視及寬頻業者大豐電今天舉行董事會決議成立「數位資產委員會」,將比特幣(Bitcoin)納入長期儲備,成為台灣第一家將數位貨幣資產列入公司長期儲備資產的上市櫃公司。 大豐電表示,比特幣憑藉固定供給、去中心化架構及全球高度流動性,被譽為新一代「數位黃金」,在多變的經濟與金融環境中,能為資本帶來更高的穩定性與靈活度。 大豐電董事戴永輝將擔任公司數位資產委員會召集人,組織成員納入風險管理、法務、資安及策略等核心部門,負責制定資產配置原則、風險控管機制及資訊揭露規範,確保全程符合法規要求並兼顧股東利益。 大豐電表示,相信結合多元化資產配置與嚴謹的風險治理,能為公司奠定更穩固的長期發展基礎,並持續為股東及企業創造價值。公司也說明,此決策不會影響現有營運資金與日常業務。
  • 17:13

    Bullish 交易所 IPO 籌資 11 億美元,發行價高於預期

    根據彭博社報導,加密貨幣交易所 Bullish 透過 IPO 籌得 11 億美元,並且最終的發行價格比原本向投資人推廣時設定的區間還要高,顯示市場需求比預期旺盛。該公司計劃於週三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 BLSH。 根據新聞稿,經營交易所並擁有加密貨幣媒體《CoinDesk》的 Bullish 在週二以每股 37 美元的價格出售 3,000 萬股股票,較原先推廣的每股 32 至 33 美元更高。按 IPO 定價以及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中列出的已發行股份數量計算,該公司市值將達 54 億美元。 文件顯示,Bullish 於週一將計劃發行的股票數量提高至 3,000 萬股,並上調價格區間。知情人士透露,該 IPO 的超額認購倍數超過 20 倍。根據文件,貝萊德(BlackRock)與方舟投資(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各自有意按 IPO 發行價購買股票,合計金額最高可達 2 億美元。 根據文件,Bullish 的執行長是前紐交所總裁 Tom Farley,公司提供加密貨幣的現貨、保證金及衍生品交易服務,重點服務對象是機構投資人。文件顯示,Bullish 的主要投資者包括其共同創辦人兼 Block.one(公鏈 EOS 開發商)執行長 Brendan Blumer,預計在此次發行後持股 30.1%,董事會成員 Kokuei Yuan 則預計持股 26.7%。億萬富翁 Peter Thiel 也是該交易所的投資人。
  • 15:27

    OKX 宣布 X Layer 戰略升級、一次性銷毀 6525 萬顆 OKB,幣價短時暴漲 200%

    加密貨幣交易所 OKX 將對旗下以太坊二層網路 X Layer 進行戰略級升級,並深度整合 OKX 生態應用。同時,OKX 將對 OKB 代幣進行經濟模型升級,一次性燃燒歷史回購及預留的約 6525 萬顆 OKB。消息發布後,OKB 價格短時間暴漲 200%。 X Layer 戰略升級計畫 OKX 在週三發布的公告中宣布,將對旗下基於 zkEVM 的公鏈 X Layer 進行戰略級升級,將其打造為專注 DeFi(去中心化金融)、支付與 RWA(現實世界資產)場景的領先公鏈。X Layer 升級的核心內容涵蓋底層技術、生態建設戰略,以及與 OKX 應用的深度整合。 在技術升級方面,OKX 表示 X Layer 已全面接入 Polygon CDK(原 zkEVM)的最新版本,並於 8 月 5 日完成「PP 升級」,使網路的性能獲得全面提升,包括將 TPS 提升至 5000,滿足高併發交易需求;降低 Gas 成本,提升用戶交易體驗;提升安全性與相容性,與以太坊(Ethereum)主網保持更高一致性。 在生態建設戰略方面,X Layer 將聚焦於三大核心應用場景——DeFi、全球支付及 RWA 的發行與流轉。為吸引更多開發者與項目方,團隊將設立生態基金與流動性激勵計畫。同時,X Layer 將加速關鍵基礎設施的完善,包括跨鏈橋、預言機服務和合規解決方案,加速生態應用落地。 X Layer 也將與 OKX 旗下服務進行深度整合,包括 OKX Wallet、OKX Exchange 和 OKX Pay,其中 OKX Pay 將預設採用 X Layer 作為支付底層公鏈。 OKX 也表示,鑑於與 X Layer 在定位與功能上高度重疊,OKTChain 將在明年初停止運作。8 月 15 日起,對於屆時仍持有 OKT 的用戶資產,OKX 依據特定價格定期自動把用戶的 OKT 兌換成等值 OKB。 OKB 經濟模型升級 根據公告,OKB 將繼續作為 X Layer 唯一 Gas 和原生代幣。此外,OKB(以太坊 L1 版本)將逐步停止使用,持有者須將 Ethereum L1 OKB 提出並兌換。 OKX 還將對歷史回購以及預留的 65,256,712.097 顆 OKB 進行一次性銷毀,並改用智慧合約自動銷毀轉入黑洞地址的全部 OKB。該作業完成後,該交易所將停止 OKB 人工銷毀,OKB 的總發行量將固定為 2100 萬顆。完成一次性銷毀以後,OKX 將升級 OKB 智慧合約,移除增發和銷毀的功能。 在此消息發布後,OKB 價格在兩小時內大漲 200%,截稿前交易價格為 121 美元。
  • 13:25

    Circle 將推出 L1 區塊鏈 Arc,以 USDC 穩定幣作為 Gas 代幣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計劃推出以穩定幣為核心、與以太坊虛擬機(EVM)相容的 Layer 1 區塊鏈 Arc,預計今年秋季在公共測試網上線。 根據新聞稿,Arc 區塊鏈旨在為穩定幣支付、外匯及資本市場應用提供企業級基礎架構,將使用自家美元穩定幣 USDC 作為原生 Gas 代幣,並具備一種穩定幣外匯引擎、次秒級結算、可選隱私功能,同時與 Circle 平台完全整合,並保持與其他合作夥伴區塊鏈的互通性。 Circle 並非唯一對穩定幣專用鏈有興趣的發行商。市場龍頭 Tether 目前也積極參與兩個類似專案的開發與支持,分別是 Stable 與 Plasma。此外,金融科技巨頭 Stripe 據傳正在與加密貨幣創投公司 Paradigm 合作,開發一個名為「Tempo」的新 Layer 1 區塊鏈。 Circle 公佈第二季財報 建構自有區塊鏈的消息出爐之際,Circle 公布第二季財報。其 USDC 流通量年增 90% 至 613 億美元,且截至 8 月 10 日再增長 6.4%,達到 652 億美元。總營收與儲備收入年增 53% 至 6.58 億美元;其他收入年增 252%,顯示出訂閱、服務與交易收入的強勁增長。 儘管公司業務有所成長,但 Circle 本季仍錄得 4.82 億美元的淨虧損,主要因 IPO 相關的 5.91 億美元非現金支出所致,其中包括 4.24 億美元的股票型補償,以及 1.67 億美元因可轉債公允價值上升所衍生的成本。調整後 EBITDA 則年增 52%,達到 1.26 億美元。 Circle 共同創辦人、執行長兼董事長 Jeremy Allaire 表示:「我為 Circle 在第二季的表現感到自豪,這是我們成為上市公司後的第一個季度,我們在多元化的產業夥伴與用例中展現了持續的成長與採用。」 「Circle 在 6 月的成功 IPO 是一個關鍵時刻,不僅對我們公司如此,對穩定幣的更廣泛採用與新型網路金融系統的成長也是如此。」他補充說:「這對我們公司與整個產業而言都是非凡的時刻,我們正看到來自全球主要網路公司及金融產業各大領域,對於穩定幣相關建置以及與 Circle 合作的興趣正在快速增長。」 Circle 也強調了上個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GENIUS 法案》的重要性,這為支付型穩定幣建立了聯邦監管制度。該公司表示:「Circle 長期以來對合規的承諾,在 GENIUS 所規範的義務中已被正式寫入法規,這進一步鞏固了我們作為領先受監管穩定幣發行商的地位。」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消息發布後,Circle 股價(股票代碼:CRCL)在週二盤前交易中一度上漲約 16%,但開盤後有所回落,最終收於 163.21 美元,漲幅約 1.27%。 Circle 是全球第二大穩定幣發行商,其 USDC 的市占率達 24%。排行第一的 Tether 市占率則為 60%,其 USDT 市值已達 1648 億美元。 參考來源
  • 12:06

    方舟投資執行長 Cathie Wood:比特幣五年衝破百萬美元,以太坊坐穩機構首選協議

    ARK Invest 創辦人暨執行長 Cathie Wood 近日接受 CoinDesk 專訪時表示,隨著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環境出現重大轉向,區塊鏈創新正加速回流美國。她預測,比特幣在樂觀情境下,未來五年價格有望超過 100 萬美元,而以太坊正穩步成為機構首選的公鏈協議。 監管轉向為市場注入動能 Cathie Wood 指出,美國監管環境已從過去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主導的高壓「執法式監管」,轉向由立法引導的友善模式,並任命 David Sacks 同時負責加密貨幣與 AI 領域的政策規劃。她認為,這一變化不僅遏止了創新外流,更為金融機構進入區塊鏈領域提供明確的合規框架,促使更多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推出區塊鏈業務,降低交易成本並提升市場效率。 她舉例,傳統信用卡交易需支付 2%–3.5% 的費用作為風險對沖成本,而區塊鏈支付系統可將成本降至約 1%;在新興市場,費用降幅甚至可達兩成以上,對於推動普惠金融與數位經濟具有重大意義。 比特幣長期展望仍看多 針對比特幣價格預測,Cathie Wood 表示,ARK 目前的樂觀情境預估是 2030 年價格達 150 萬美元,但在穩定幣迅速普及的背景下,部分原本屬於新興市場的比特幣需求可能被取代,因此會在模型中調整相關比重。 她指出,穩定幣已成為新興市場獲取美元的重要途徑,尤其 USDT 在 COVID-19 疫情後快速普及,讓民眾不必再透過黑市購買美元。儘管如此,機構採用與比特幣取代黃金的價值儲藏功能,仍是支撐其長期上漲的兩大核心驅動力。 以太坊與 Solana 的市場定位 在智能合約公鏈生態上,Cathie Wood 認為以太坊雖在成本與速度上不及競爭對手,但更高的去中心化程度與安全性,使其成為機構偏好的基礎協議。包括 Coinbase 的 Layer 2「Base」與 Robinhood 的新 Layer 2 方案,均建構於以太坊之上。 Solana 則憑藉交易速度與用戶體驗優勢,有望成為面向消費端應用的領導者。ARK 的加密投資組合主要集中於比特幣、以太幣與 Solana,並持續關注 Layer 2 的基礎建設發展。 量子運算短期威脅不大 對於市場關注的量子運算對區塊鏈的威脅,Cathie Wood 認為 2030 年前不會對比特幣安全構成重大影響。她解釋,目前 AI 技術進展速度遠超量子運算,許多原本寄望由量子運算解決的問題,正被 AI 所取代,因此資本與研發重心可能持續傾向 AI 領域。
  • 11:54

    依循減半週期,Pantera 熊市預測精準命中 2025 年比特幣行情

    加密貨幣創投公司 Pantera Capital 對比特幣減半週期的堅持,使其在 2022 年就能以驚人的準確度預測比特幣價格,突顯出該資產的供應排程如何影響估值,即便外界對週期理論的懷疑聲不斷增加。 在 2022 年 11 月,Pantera 發布了一張價格圖,繪製了比特幣歷次減半後的上漲走勢,並顯示每個四年週期的回報率逐漸下降。考慮到市場觸底與減半後反彈之間的典型時間間隔,該公司當時預測比特幣將在 2025 年 8 月 11 日達到 117,482 美元。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在 Pantera 兩年多前做出預測時,比特幣價格約為 17,000 美元,接近週期低點;而在今年 8 月 11 日,比特幣收盤價達到 118,747 美元,較 2022 年低點上漲超過 600%,且僅比 Pantera 預測價格高出約 1.5%。 摘自 Dan Morehead 2024 年 5 月的《Blockchain Letter》,引用了 2022 年的比特幣價格預測。來源:Pantera Capital 值得注意的是,Pantera 似乎曾調整過其預測價格。根據過往編譯的文章,該機構最初的週期目標價為 148,636 美元,與原文所列的 117,482 美元目標價並不相同。截至本文發布之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為 119,425 美元。 這波漲勢凸顯了比特幣四年價格週期的預測可靠性,該週期與減半事件緊密相關,通常呈現「減半後上漲、週期高點、價格修正、籌碼累積」的典型模式。 包括 Bob Loukas 在內的分析師也運用週期理論來推演比特幣的高低點。Loukas 在 2023 年 1 月——距離比特幣觸底不到兩個月——便準確識別出新一輪四年週期的開端。 機構採用會改變比特幣週期敘事? 每次比特幣減半週期都會出現新的論調,宣稱「這次與以往不同」,並認為四年週期的模式終將不復存在。 不可否認的是,這次認為比特幣週期動能將被削弱的觀點有其道理:比特幣從未如此高度機構化,ETF 和企業合計持有數百萬顆比特幣。 自 2024 年 1 月起,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創下史上最成功的 ETF 首發紀錄。根據 Bitbo 數據,ETF 目前持有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7.1%,約 149.1 萬顆 BTC,而公營與私營企業合計持有另 136 萬顆 BTC。 作家兼投資人 Jason Williams 指出,比特幣財務策略公司的興起是他認為「比特幣四年週期已經終結」的原因之一。 來源:Jason Williams 比特幣倡導者 Pierre Rochard 也贊同這種觀點,並指出:「減半對交易流通量影響不大,因為 95% 的比特幣已經被挖出。市場供給主要來自收購早期持幣者籌碼,需求則由現貨散戶、納入財富管理平台的 ETP 及財務策略公司共同構成。」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比特幣減半週期依舊會對價格走勢產生影響。老牌加密友好銀行 Xapo Bank 執行長 Seamus Rocca 今年 7 月曾指出,這種週期規律依然存在,市場仍可能步入長期熊市,且不必等待一場「災難性」事件來引發。 參考來源 相關報導:《21Shares 報告:第四次比特幣減半有何不同?》
  • 11:24

    一代梟雄 Do Kwon 認罪!承認共謀與電信詐欺罪名,恐面臨 25 年刑期

    Terraform Labs 聯合創辦人 Do Kwon 在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方法院承認「共謀詐欺」與「電信詐欺」兩項罪名,結束長達數年的刑事訴訟。此案源於 2022 年演算法穩定幣 TerraUSD(UST)及其配套治理代幣 Luna 的崩盤,造成數百億美元市值蒸發,並引發整個加密市場的連鎖崩潰。 根據路透社與 Inner City Press 報導,Do Kwon 在庭上表示將放棄接受審判的權利,並知悉自己最高可能面臨 25 年有期徒刑── 其中「電信詐欺」最高 20 年,「共謀詐欺」最高 5 年。 此前的起訴書中,他原本面臨包含詐欺、商品詐欺、證券詐欺、操縱市場與洗錢等在內的多項罪名,若全部成立,最高刑期可達 135 年。 美國檢方指出,根據認罪協議,Do Kwon 需支付最高 1,928 萬美元(外加利息)的罰沒金、交出一批價值可觀的不動產,並支付賠償金。他同意不對起訴書中的事實陳述提出異議。作為交換,美國司法部(DOJ)將建議最高判刑 12 年,且在其服刑一半後,支持其提出國際移監申請。然而,法官 Paul Engelmayer 強調,他並不受檢方建議的刑期約束,這意味著最終仍可判處更長刑期。 在準備好的聲明中,Do Kwon 承認,自己與他人在 2018 至 2022 年間,於南韓、紐約南區及其他地區合謀詐欺 UST 投資人,並利用國際與跨州電信系統實施詐欺。他坦言 2021 年曾對外發表虛假言論,誤導公眾關於 UST 為何能重新錨定美元的原因,實際上這與某家交易公司介入有關。他在聲明中說道:「我所做的是錯的,我要為我的行為道歉。」 UST 的設計依靠與治理代幣 Luna 的雙代幣機制及演算法來維持價格穩定,但在 2022 年崩盤後,觸發市場恐慌與流動性危機,導致多家加密公司相繼倒閉。崩盤前,Do Kwon 曾多次在社交平台為 UST 力挺,甚至說過「祝你窮一輩子(Have fun staying poor)」、「別慌,夥計們(Steady lads)」等金句。 除了刑事案件,Do Kwon 與 Terraform Labs 亦面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 2023 年 2 月提起的民事詐欺訴訟。今年 4 月,陪審團裁定兩者在銷售與購買 Terraform 證券過程中,確實向投資人做出虛假與誤導性陳述,違反聯邦證券法,須為民事詐欺負責。
  • 10:38

    Coinbase 啟動第二檔穩定幣基金,部署 USDC 擴大 DeFi 流動性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在相隔近六年後,再次推出第二檔 「穩定幣啟動基金」(Stablecoin Bootstrap Fund),以提升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中的穩定幣流動性,初期將資金部署在 Aave、Morpho、Kamino 和 Jupiter 等協議上。 Coinbase 資產管理部門將負責管理該流動性計畫,目標是擴大穩定幣的使用管道,並確保 DeFi 協議中利率的穩定性。Coinbase 首席商務長 Shan Aggarwal 向媒體表示: 「這意味著將資金部署到鏈上協議中,確保針對其特定應用場景(例如借貸協議中的借款流動性)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Aggarwal 未透露基金規模,但表示該基金將以 Circle 發行的 USDC 和 EURC 作為主要流動性資產,未來可能擴展至其他穩定幣。 此次計畫是對 Coinbase 2019 年推出的首支啟動基金的延續。第一支基金曾為 Uniswap、Compound、dYdX 等協議的 USDC 流動性注入資金,初期在 Compound 與 dYdX 各部署 100 萬美元,並於 2020 年擴展至 Uniswap 和 PoolTogether,各投入 110 萬美元。這些早期資金幫助 USDC 成功奠定了其在 DeFi 生態中的核心地位。 如今,USDC 已廣泛應用於 Ethereum、Base、Solana、Hyperliquid、Sui、Aptos 等多條鏈的生態系。Coinbase 表示,新基金是推動更多資產上鏈、加速穩定幣普及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 至於為何選在此時啟動第二支基金,Shan Aggarwal 表示: 「我們正處於鏈上金融服務採用的關鍵轉折點。我們看到第一支基金在推動穩定幣流動性初期浪潮上取得了成功,因此希望藉由 Coinbase 的資源,加速當前的市場興趣與採用趨勢。」 Coinbase 作為美國最大型的中心化交易所之一,近期持續加強向 DeFi 領域的擴張。上週,公司宣布計劃整合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讓交易者可接觸到此前平台上無法交易的「數百萬種」數位資產。此舉正值 Coinbase 第二季現貨交易量與營收下滑之際。 此外,Coinbase 也表示希望將自身定位為「全能型交易所」,提供包括代幣化股票、預測市場以及早期代幣銷售等多元化交易服務。
  • 10:23

    Pantera 重押數位資產儲備企業!投資規模已突破 3 億美元,投組涵蓋八種代幣

    根據 Pantera Capital 發布的公開信,截至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在數位資產儲備(DAT)公司投入超過 3 億美元,這類公司屬於持有加密資產作為資產負債表儲備的上市企業,規模正不斷擴大。 這是 Pantera 首次披露該數字。該公司在週二發布的最新區塊鏈簡報中說明其投資 DAT 公司的核心論點: 「DAT 能透過產生收益來提升每股淨資產價值(NAV),隨著時間推進,持有的基礎代幣數量將多於僅持有現貨。因此,持有 DAT 的潛在回報可能高於直接持有代幣或透過 ETF 持有代幣。」 值得注意的是,Pantera 近期已募集了兩支專門投資 DAT 的基金,儘管該公司並未公布具體規模。但 Pantera Capital 普通合夥人 Cosmo Jiang 向媒體透露,這兩支基金合計已籌得超過 1 億美元。至於是否會募集第三支 DAT 基金,他表示尚未決定。 Pantera 的 DAT 投資組合涵蓋比特幣、以太幣、Solana、BNB、Toncoin、Hyperliquid、Sui 與 Ethena 等八種代幣,投資標的分布於美國、英國與以色列,包含 BitMine Immersion、Twenty One Capital、DeFi Development Corp、SharpLink Gaming、Satsuma Technology、Verb Technology Company、CEA Industries、Mill City Ventures III 等公司。 Pantera 特別點名 BitMine Immersion 來支持其 DAT 投資論點。自該公司近期啟動以太幣儲備策略以來,BitMine 已成為全球最大 ETH 儲備公司、全球第三大 DAT,截至 8 月 10 日持有 115 萬顆 ETH,價值 49 億美元。Pantera 認為,BitMine 的策略基於一項核心假設: 「隨著華爾街因代幣化與穩定幣的增長而向鏈上遷移,以太坊將在未來十年成為重要的宏觀趨勢。」 Pantera 指出,BitMine 在啟動首個月內,每股 ETH 增長約 330% —— 增速甚至超過 Strategy 早期在比特幣的投資表現—— 這主要得益於以「高於淨資產價值」的價格增發新股籌資,以及質押獲益。 該公司股價已從 6 月底的 4.27 美元飆升至僅一個多月後的 51 美元。Pantera 將漲幅拆解為:60% 來自每股 ETH 的增長、20% 來自以太幣價格上漲、20% 則來自其 NAV 倍數擴張至 1.7 倍。 Pantera 認為,當投資人相信 DAT 能持續增加每股 NAV 時,溢價是合理的,並將其類比於以淨值倍數高於帳面價值交易的頂級銀行。Pantera 表示: 「銀行致力於從資產中產生收益,而投資人會給予那些能長期創造高於資本成本收益的銀行估值溢價。最高品質的銀行,如摩根大通(JPM),其交易價格高於 2 倍 NAV(或帳面價值),」
  • 09:51

    BitMine 擬增發籌資 245 億美元,計劃大舉買進以太幣,ETH 劍指歷史高點

    以太幣直逼歷史高點 以太幣持倉最大的上市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昨晚宣布將在新一輪股票增發計劃中加碼籌集 200 億美元。總計該公司將在這一銷售計劃中籌集 245 億美元,以購買更多以太幣。 該公司週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寫道: 「透過本次增補招股說明書,我們將在《銷售協議》下可出售的普通股總額提升至 245 億美元,其中包括根據招股說明書的 20 億美元、先前增補招股說明書的 25 億美元,以及本次增補招股說明書新增的 200 億美元。」 昨晚收盤後,BitMine 股價收盤上漲 5.87%。 另一方面,以太幣持倉排名第二的 SharpLink 也在同一天宣佈已透過向特定機構投資者出售普通股完成了 3.89 億美元的融資,其中大部分現金收益用於收購 ETH。SharpLink 收盤股價並未明顯波動。 市場參與者對以太幣後市表現自然十分樂觀。加密交易員、分析師暨企業家 Michaël van de Poppe 在 X 上指出: 「以太幣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上漲超過 100%。這波走勢與比特幣 ETF 發布時相似,當時比特幣持續上漲。我們很可能會看到以太幣創下新高,然後進入盤整。本輪周期還有更多行情可期。」 比特幣陷入盤整 與此同時,比特幣在前一日衝擊歷史高點失敗後繼續橫盤整理。美國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意外低於市場預期 0.1%,理論上有助於推動聯準會在 9 月會議降息,成為加密貨幣與風險資產的重要利好。不過,這一消息並未為比特幣帶來明顯動能,市場焦點反而轉向了山寨幣。 知名交易員兼分析師 Rekt Capital 仍對比特幣市場結構持樂觀看法,他指出: 「BTC/USD 在突破多週下降趨勢後,仍在嘗試建立新的支撐位。如果價格能在這裡保持穩定(甚至可能形成一個上升旗形),那麼就有機會再次挑戰上方的區間高點。」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