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8/19 星期二

  • 16:38

    槓桿風險升溫 南韓監管機構令加密公司暫停推出新借貸產品

    根據《CoinDesk》報導,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FSC)已下令交易所暫停推出新的加密貨幣借貸產品,直到正式的監管指引出爐為止,理由是用戶與市場穩定性正面臨日益增加的風險。 監管機構特別指出,近期在 Bithumb 發生的事件顯示問題的嚴重性。今年 6 月,超過 2.7 萬名用戶使用了該交易所的借貸服務,其中 13% 因抵押品價值下跌而被強制清算。 FSC 的這項指引允許既有的借貸合約繼續履行,但禁止推出新的借貸服務。官員表示,若平台無視該指令,將會進行現場檢查及其他監管措施。正式的借貸規範預計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 這場整頓行動正值全球加密貨幣槓桿水位回升至牛市水準。數位資產管理公司 Galaxy Digital 的報告顯示,加密抵押貸款在第二季增加了 27%,總額達 531 億美元,為 2022 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上週發生的 10 億美元清算也凸顯了槓桿風險,當時比特幣從 12.4 萬美元下跌至 11.8 萬美元,引爆市場連鎖平倉。 一些分析師警告,整個系統已經顯現壓力,包括 DeFi 流動性吃緊、以太幣(ETH)質押退出佇列延長,以及鏈上與場外美元借貸利率的利差不斷擴大。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韓國當局的作法。DNTV Research 的 Bradley Park 指出,真正需要的是更好的保障措施,而不是全面關閉服務。他向《CoinDesk》表示: 「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升級用戶介面/體驗(UI/UX)、加強風險揭露,以及強化貸款成數控管,這樣才能安全地管理風險。」 Park 補充,大部分交易所的借貸其實都是以穩定幣為主,用來建立空頭部位。 Park 認為,監管機構的真正擔憂可能在於市場結構扭曲,例如「泡菜溢價」轉負(韓國交易所幣價低於國際市場),而非服務本身。 他還指出,透明度缺口加劇了監管的難度:Bithumb 會公開其借貸業務的規模,但南韓最大交易所 Upbit 並沒有如此披露。這種資訊不透明可能使監管單位更難判斷系統性風險,也可能是 FSC 採取「全面暫停」措施的關鍵原因。
  • 14:18

    Ethena USDe 爆炸式增長,Aave 成最大槓桿引擎,風險團隊示警潛在流動性風險

    DeFi 專案 Ethena 發行的美元穩定幣 USDe 在 DeFi 市場持續膨脹,供應量已突破 113 億美元,而這背後的推力,正來自於 Aave 與 Pendle 所構築的「循環槓桿交易」。然而,隨著 Ethena 在 Aave 上的相關曝險規模高達 64 億美元,DeFi 最大借貸協議內部的風險團隊也開始發出警訊。 循環槓桿推動爆發性增長 具體來說,USDe 的核心增長機制來自於 Pendle–Aave 循環套利。用戶先在 Pendle 鎖定 sUSDe 收益,獲得固定利率的 PT 代幣,再到 Aave 上將 PT 代幣作為抵押品借出 USDC 或 USDT,用所得資金購買更多 USDe/sUSDe,並重複以上操作反覆加槓桿。這種層層疊加收益的操作,讓 USDe 在短短幾個月內成為 DeFi 市場上最具爆炸力的產品。 Aave 風險團隊示警「反身性」 然而,這種擴張以持續的高資金費率為前提,一旦市場環境反轉,便可能觸發大規模的去槓桿。Aave 的風險建模團隊 Chaos Labs 在最近發表的報告中指出,當資金費率下滑,USDe 收益下降至不足以彌補 USDC 或 USDT 的借貸成本時,循環槓桿便會「反身性」解構。這種大規模的「去槓桿」活動將導致約 13 億美元的槓桿倉位被迫拆除,USDe 也將面臨一波拋壓。 而真正的隱憂在於,Ethena 本身也將 5.8 億美元儲備金存入 Aave(包含 4.8 億 USDC 與 1 億 USDtb),形成「雙重風險」。 這些資金本應作為 USDe 兌回保證,當投資人大量拋售 USDe 要求兌回時,Ethena 必須抽走這些資金來應付贖回。但因為這些資金已經被 Aave 借出,借款人未必能即時還錢,Ethena 一旦強行撤資,會讓 Aave 借貸利率飆升、借款人被迫平倉,進而觸發更大規模的流動性壓力。 該團隊建議,Ethena 應對投入 Aave 的儲備比例設置上限,並調整參數,例如動態借款利率斜率,以降低潛在連鎖反應。
  • 13:08

    美以太幣現貨 ETF 昨資金流出 1.97 億美元,為單日淨流出額歷史次高

    根據 SoSoValue 的統計數據,美國以太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週一錄得近 1.97 億美元的淨資金流出,創下單日淨流出總額次高紀錄。 在這 9 檔以太幣現貨 ETF 當中,沒有任何一檔在昨天呈現淨流入。淨流出金額最高的是貝萊德(BlackRock)發行的 ETHA 基金,金額約 8716 萬美元,其次是富達(Fidelity)的 FETH 基金,金額為 7840 萬美元。 目前這些 ETF 的資產淨值為 277.4 億美元,已占以太坊總市值的 5.34%。以太幣(ETH)在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 2.6%,截稿前交易價格為 4230 美元。 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比特幣現貨 ETF 則在昨天錄得近 1.22 億美元的淨流出。淨流出金額最高的是貝萊德的 IBIT 基金,金額為 6872 萬美元,其次是方舟投資與 21Shares 共同發行的 ARKB 基金,金額約 6575 萬美元。唯一呈現淨流入的是 Bitwise 的 BITB 基金,金額為 1266 萬美元。 目前這些 ETF 的資產淨值約為 1509 億美元,已占比特幣總市值的 6.54%。截稿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為 115,350 美元。 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 12:18

    由 Tom Lee 領導的 BitMine 以太幣持有量達 152 萬顆,價值逾 60 億美元

    由知名分析師、投資研究機構 Fundstrat 共同創辦人 Thomas “Tom” Lee 領導的以太幣財務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週一宣布,公司持有的以太幣(ETH)總量已達到 1,523,373 顆,價值超過 60 億美元,這意味著該公司在過去一週內增持了約 37.3 萬顆 ETH。該公司還持有 192 顆比特幣(BTC),價值約 2200 萬美元。 BitMine 表示其目前為全球最大的以太幣財務策略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財務上市公司,僅次於比特幣財務公司 Strategy。 根據 Yahoo Finance 的數據,BitMine(股票代碼:BMNR)週一股價下跌 5.09%,收於 54.87 美元,可能是受到加密貨幣市場的廣泛下跌影響。以太幣(ETH)在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 2.5%,截稿前交易價格為 4211 美元。 原本專注於比特幣(BTC)挖礦業務的 BitMine 在今年 6 月宣布進行私募以啟動以太幣財務策略,目標是持有以太幣總供應量的 5%。其績效評估方式是提升每股以太幣持有量,實現方式包括:公司現金流的再投資、資本市場操作(包括利用市場波動降低資本成本)、透過質押(Staking)產生收益以及 ETH 價值的變動。 BitMine 董事長 Tom Lee 在新聞稿中表示: 「我們認為以太坊(Ethereum)是未來 10 到 15 年最重要的宏觀交易機會。隨著華爾街與 AI 正逐步移向區塊鏈,應能推動當今金融系統出現更大規模的變革,而這些變革大部分正在以太坊上展開。」 除了 BitMine 之外,採用以太幣作為企業財務資產的上市公司包括由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Joe Lubin 領導的 SharpLink Gaming、加密礦業公司 Bit Digital 與 BTCS Inc.。
  • 12:05

    Strategy 更新發股規範!放寬 2.5 倍 mNAV 限制,強化比特幣購買力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上市公司 Strategy(微策略)已更新股票發行規範,允許在公司股價低於其比特幣持倉價值 2.5 倍時,仍可出售普通股籌資。此舉打破了執行長 Michael Saylor 過去設定的「mNAV 溢價」底線,意味著公司將擁有更大靈活性,以應對當前市場環境並持續推進比特幣戰略。 溢價縮窄,融資難度提升 根據數據,自 2024 年 11 月 20 日以來,Strategy 股價下跌 22%,而比特幣同期上漲 23%,導致股價與比特幣淨資產價值的溢價空間明顯縮小。 這削弱了公司透過高估值發行新股籌資的能力。近期,Strategy 在 8 月 17 日當週購入 430 顆比特幣,價值 5,140 萬美元,較前一週的 155 顆有所增加,但整體增持步伐較往年放緩。 公司目前共持有約 720 億美元的比特幣,仍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級持有者之一。 策略調整與市場觀點 Clear Street 常務董事 Brian Dobson 認為,新規範將讓 Strategy 能在市場出現有利機會時更具戰略性地買入比特幣。相對地,也有市場人士警告此舉將增加股東的風險。由於股價不再需要維持高溢價,公司可在低價時就發股籌資,這可能造成股東持股被稀釋。更重要的是,若比特幣價格出現回調,Strategy 將面臨「資產縮水 + 股本擴張」的雙重打擊。空頭名將 Jim Chanos 便直言,公司購幣速度已大幅下降,而原本的 2.5 倍 mNAV 下限也形同被取消。 總體來說,這一變化意味著 Strategy 的財務結構將更高度綁定比特幣的長期走勢。換言之,公司把更多風險押注在比特幣的長期上漲,若市場持續走強,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企業級比特幣金庫」的地位;但若市場反轉,財務壓力也將被成倍放大。
  • 11:22

    BNC 擴大 BNB 持有量至 32.5 萬顆,價值約 2.76 億美元

    尼古丁電子煙產品公司 CEA Industries 旗下加密貨幣財務管理公司 BNB Network Company(BNC)週一宣布,公司已增持 12.5 萬顆 BNB 代幣,使總持有量達到 32.5 萬顆,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最大 BNB 企業持有者的地位。 以截稿前約 850 美元的幣價計算,這些新增 BNB 持倉價值約 1.06 億美元,總持倉價值則為 2.76 億美元。 BNC 在新聞稿中表示,此次擴張延續了公司先前宣布的 BNB 累積策略,並反映了來自全球機構合作夥伴與投資人日益增長的興趣,「BNC 為投資人提供卓越的曝險機會,參與到區塊鏈領域中最具韌性且被廣泛採用的生態系統之一」。 根據 Yahoo Finance 的數據,BNC(股票代碼:BNC)週一股價下跌 10.86%,收於 22.16 美元。BNB 是公鏈 BNB Chain 的原生代幣,市值達 1186 億美元,在所有加密貨幣中排名第五。 CEA Industries 在 7 月 28 日首度公布實施 BNB 財務策略的計畫,並在後續完成了由數位資產投資公司 10X Capital 與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CZ)家族辦公室 YZi Labs 共同領投的私募融資,以建立 BNB 企業儲備。該公司先前表示,若完全落實公司計畫,其 BNB 持倉規模將可能突破 12.5 億美元。 除了 BNC 之外,已宣布採用 BNB 作為企業財務資產的上市公司包括晶片製造商 Nano Labs 和生技公司 Windtree。
  • 10:47

    華爾街全面加碼!機構 Q2 大舉買進貝萊德加密 ETF,多家金融巨頭入榜

    根據彭博統計數據顯示,貝萊德比特幣與以太幣現貨 ETF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吸引了多家全球頂尖金融機構入場,從對沖基金、做市商到大型銀行,持倉規模遍布自營資金與代客資金,標誌著加密貨幣 ETF 已正式被納入傳統金融生態。 華爾街量化與宏觀基金搶進 IBIT 數據顯示,Jane Street Group 增持 1,700 萬股貝萊德比特幣現貨 ETF(IBIT),是第二季度持倉增長最多的機構。Brevan Howard Capital 亦以 1,590 萬股居於第二,凸顯頂級宏觀對沖基金對比特幣市場的積極佈局。同樣進場的還有 Millennium、IMC、Weiss、Clear Street 等量化與多策略基金,這些機構大多以自營倉位進行流動性供給或跨市場套利。 除了對沖基金以外,傳統銀行也現身名單。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均有不小的持倉,這類資產多半來自代客投資組合,例如退休基金、家族辦公室或高淨值客戶委託配置。這意味著比特幣 ETF 不僅吸引交易部門操作,也已進入機構財富管理產品,開始觸及更廣泛的資本來源。 高盛大幅增持 ETHA 除了 IBIT 以外,貝萊德以太幣現貨 ETF(ETHA)也同樣吸引大量機構加倉。在所有機構中,高盛集團在第二季度的持倉增長最大,總體規模達 24,902,219 股,市值超過 18.3 億美元,占比 5.28%。緊隨其後的是多策略巨頭 Millennium Management,持有 580 萬股,市值近 5.8 億美元。量化交易商 Jane Street 亦進場 680 萬股。 ETF 部位增持如何解讀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持倉並不完全代表機構「看多」ETH。 自營基金與做市商(如 Jane Street、IMC)可能僅為套利或提供流動性。 資產管理與銀行(如 JPM、Morgan Stanley)則偏向代客持有,實際受益人是客戶。 然而,若產品缺乏需求,這些金融巨頭也不會建立如此龐大的倉位。因此,與其解讀為「機構全面看漲」,不如說是「比特幣與以太幣已被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化」,成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 10:12

    美股首創!BTCS 發放以太幣股息,祭忠誠計畫抵禦空軍

    美國上市公司 BTCS 週一宣布,將成為首家以以太幣形式向股東發放股息的上市公司。這項舉措被視為突破性的市場實驗,旨在獎勵長期投資人並遏制「掠奪性放空」。 ETH「股息」與忠誠獎勵 BTCS 於 2021 年起將業務重心轉向以太坊,目前持有超過 70,000 顆 ETH(約 3 億美元),在全球 ETH 持有排名中位列第 11,該公司近年透過 Aave 借貸、ETH 質押,以及發行新股與可轉債籌資等方式積極累積 ETH。 根據公告,BTCS 將於 9 月 26 日向選擇參與的合格股東發放一次性股息,每股價值 0.05 美元,股東可選擇領取 ETH 或現金。 此外,公司還設立了 「忠誠獎勵」:凡將股票轉入公司過戶代理人名下並持有至 2026 年 1 月 26 日的股東,每股可再獲得 0.35 美元等值 ETH。此舉旨在獎勵長期投資,並降低股票被出借給放空者的可能性。忠誠獎勵將不適用於公司內部高層、董事及員工。 BTCS 執行長 Charles Allen 在 X 上表示: 「透過獎勵長期持股股東,我們能阻止掠奪性放空,減少操縱,並建立更穩固的股東基礎。空頭押注我們會稀釋股份,但忠誠計畫正面迎擊。」 市場反應與估值落差 消息公布後,BTCS 股價週一收漲 10.4% 至 4.87 美元,市值達 2.33 億美元,收復自 7 月高點 6.57 美元以來的部分跌幅。 Allen 同時指出,公司資產負債表顯示每股價值約 6.65 美元(包含現金與數位資產),與市場價格不足 5 美元形成落差。
  • 09:41

    牛市急剎車?傑克森霍爾前夕,市場多空對決一觸即發

    在上週市場情緒高漲、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並有分析師喊出 30 萬美元目標價之後,本週市場氛圍急速轉冷。比特幣與以太坊雙雙回落,市場參與者開始聚焦於潛在的清算風險與美聯準會政策不確定性。 比特幣與以太坊回落 比特幣昨晚一度跌破 115,000 美元,撰寫本文時反彈至 116,300 美元水平。以太幣則跌勢更重,過去 24 小時下跌 2.72%,撰寫本文時徘徊在 4,300 美元水平。市場下跌的主因,來自於 PPI 數據公佈後,市場對 9 月聯準會降息預期的降溫。根據 CME FedWatch 工具,降息機率從上週接近 100% 下滑至 83%。 市場顯示謹慎情緒 在這波下跌的同時,部分交易員的多頭情緒已開始轉空。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Mechanism Capital 聯合創辦人 Andrew Kang 指出,以太坊市場正處於高度風險狀態,短期內可能迎來規模高達 50 億美元的清算潮,價格甚至可能下探 3,200~3,600 美元區間。同時,以太坊質押機制的退出隊列已累計 885,000 顆 ETH(約 38 億美元)等待提領,增加市場對強制拋售的擔憂。 衍生品數據亦反映投資人心態轉向防禦。新加坡做市商 Enflux 指出,市場儘管有機構買盤持續支撐,例如 Strategy 新增購買 430 顆比特幣,卻缺乏散戶買盤跟進。 QCP 最新報告則顯示,週末以來永續合約資金費率轉為負值,期權市場偏斜則轉向看跌,顯示投資人增加下行保護部位。 以貝萊德的比特幣 ETF(IBIT) 為例,週一其 25 Delta 看跌期權相對看漲期權的隱含波動率差距擴大至 4.4,為 4 月以來最高,顯示投資人積極尋求避險。IBIT 股價當日下跌 1.51% 至 65.44 美元,低於上週創下的歷史高點 69.89 美元。 多空交織,關注傑克森霍爾 儘管短期情緒明顯轉弱,但機構長線看多立場仍未改變。VanEck 近日再次重申比特幣年底 18 萬美元目標價,而以太幣持倉對大的上市公司 BitMine 也在上週收購了 37.3 萬顆以太幣,總持倉價值達 66 億美金。 不過,在 8 月底傑克森霍爾會議召開前,投資人普遍選擇降低風險敞口。市場預期,美聯準會主席 鮑威爾(Jerome Powell) 將在會議上針對通膨壓力與政策獨立性發表談話,這可能成為加密市場的下一個關鍵催化劑。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