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0/31 星期五

  • 15:38

    摩根大通:USDC 穩定幣鏈上成長速度超越 USDT,受惠於監管明朗與機構採用

    根據《The Block》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在監管框架更清晰且機構採用度增加的推動下,Circle 發行的美元穩定幣 USDC 在鏈上活動與市值方面的成長速度已超越由 Tether 發行、規模最大的 USDT。 由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領導的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在週三發布的報告中指出,USDC 的市值已從一月的約 430 億美元上升至目前的約 740 億美元,增幅達 72%,明顯超過 USDT 同期的 32% 增長。分析師表示,這種差距反映出市場正轉向那些更重視透明度、合規性與監管保障的穩定幣。 分析師表示: 「USDC 在儲備管理上的透明度與定期審計,使其在機構投資人及其他受監管機構之間更具信任度。此外,USDC 遵循歐洲《加密資產市場法》(MiCA)等監管框架,這使它在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金融機構首選的穩定幣。」 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於 2024 年 7 月正式生效的 MiCA 法規加大了 USDC 與 USDT 之間在穩定幣流通速度方面的差距,也就是鏈上轉帳量相對於市值的比率出現了更明顯的分化。分析師補充說:「自那之後,USDC 的流通速度與鏈上活動均呈上升趨勢,並在夏季受到美國《天才法案》(Genius Act)的額外推動。」 分析師指出,USDT 尚未取得 MiCA 許可,因此在法規上路後遭多家主要交易所下架。相對地,USDC 則因與 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Stripe 及其他支付網路的整合而獲得動能,這些合作使得鏈上結算與商戶支付得以實現。 分析師表示,USDC 的成長也受益於它在 Solana 和 Base 等區塊鏈上的發行,這些網路近期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明顯增加。此外,Circle 的跨鏈傳輸協議(CCTP)進一步促進了這種成長,讓 USDC 能在不同區塊鏈間安全轉移,而無需依賴中心化跨鏈橋。 然而,在美國以外地區,Tether 的 USDT 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是新興市場的主要交易對,並在中心化交易所中維持較高的交易流通速度。 分析師指出:「USDT 較高的比率代表其在美國以外的交易用途更廣。不過,若 USDC 的運作模式成為未來全球穩定幣發展與採用的標準,USDT 在國際交易市場的主導地位可能受到威脅。」 Tether 計劃於今年底推出完全符合美國《天才法案》規範的新穩定幣 USAT。摩根大通分析師上個月指出,USAT、Hyperliquid 的 USDH 及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發行的穩定幣上線後,將加劇 Circle 所面臨的競爭。不過他們也補充,這場競爭很可能是一場「零和遊戲」,除非整體加密市場規模大幅擴張,否則美國發行商只是在相互爭奪市占率。 參考來源
  • 14:45

    高點重摔 70%、mNAV 跌破 1;DAT 公司不知不覺已跌爛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降溫,數位資產儲備(DAT)公司的吸引力也大幅下滑,越來越多投資人開始對 DAT 公司失去信心,昨日市場的回調更進一步帶動多檔。 DAT 公司一路下挫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最大 DAT 龍頭股 MSTR 股價已自本輪牛市最高點下跌 53%,其他各山寨幣 DAT 公司股價普遍自高點跌超 80%。 除此之外,今年 8 月中旬宣布建立比特幣企業儲備的台灣上市公司大豐電,消息釋出當天一度將股價推升至 61.7 新台幣,但自那之後便一路下跌至 49 新台幣,跌幅約 20%。 DAT 公司面臨回購股票壓力 另一方面,大多數公司的市值相對資產淨值比率(mNAV) 已低於 1,意味著這些公司的股票對投資人而言已失去吸引力,很難再透過發行公司債等方式籌措資金大舉買幣,反而更有可能選擇賣幣回購股票。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以太幣儲備公司 ETHZilla 本週就宣布已拋售 4,000 萬鎂 ETH,用以回購自家股票,ETHZ 在週一發布的聲明中表示: 「公司計劃將出售以太幣的剩餘收益用於進一步回購股票,並將持續出售 ETH 用於回購,直到股價相對於淨資產價值(NAV)的折價恢復正常。」 而比特幣儲備公司 Metaplanet 也於 10 月 28 日董事會會議後宣布,將啟動一項為期一年的股票回購計畫,最高金額達 5 億美元,回購上限為 1.5 億股普通股,約占公司流通股數的 13.13%。不過,該公司的做法是將比特幣作為抵押品貸款回購股票,而非直接賣幣。 儲備公司相互併購? 針對當前市場狀況,有些分析師認為,某些大型公司可能會借機開始互相收購,以便擴大在市場中的優勢,因為公司市值若低於持有的加密貨幣淨值,選擇直接併購該公司等同於折價買幣。 然而,作為全球比特幣持倉最多的上市公司,Strategy 董事長 Michael Saylor 表示,該公司目前沒有興趣收購其他比特幣儲備公司,因為這類併購充滿不確定性。Michael Saylor 於週四的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上對投資者表示: 「整體而言,我們沒有打算從事任何併購活動(M&A),即便這看起來可能具有增值效果。這種事情存在大量不確定性,過程往往要拉長六到九個月,甚至一年。一個在最初看起來不錯的想法,六個月後可能就不再是好主意了。」 然而,儘管目前無意從事收購,Michael Saylor 仍保留了彈性空間: 「我不會說『我們永遠、永遠、永遠不會』,但我們會說,我們的計畫、策略與重點,是銷售數位信貸、改善資產負債表、購買比特幣,並將這些重點清楚傳達給信貸與股權投資人。」
  • 14:44

    比特幣漲勢放緩拖累 Strategy 第三季獲利,mNAV 創 18 個月新低

    比特幣財庫公司 Strategy 週四公布第三季財報,淨利為 28 億美元,較上季創紀錄的 100 億美元大幅下降,這主要是因為比特幣在夏末的漲勢失去動能,而公司的估值溢價也持續收縮。 儘管如此,Strategy 業績仍優於分析師預期,稀釋後每股盈餘為 8.42 美元,高於預估的 8.15 美元,但這也是自 1 月採用公允價值會計以來最疲弱的一季。 Strategy 股價(股票代碼:MSTR)週三收於 254.57 美元,為六個多月以來新低,但在財報發布後的盤後交易中上漲約 4%。與此同時,比特幣價格約為 10.9 萬美元,較 10 月初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約 13%。 比特幣價格下跌使得 Strategy 的 mNAV 倍數(股票相對於其所持比特幣價值的溢價)降至約 1.2 倍,為 2023 年 3 月以來最低。這一數值遠低於去年 11 月的 3.9 倍高峰,當時川普贏得大選、比特幣從 7 萬美元以下飆升至近 10 萬美元,帶動 Strategy 估值暴漲。 來源:StrategyTracker.com 根據 StrategyTracker.com 的數據,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比特幣財庫公司,Strategy 第三季增持約 4.3 萬顆比特幣,低於第二季的約 6.9 萬顆與第一季的 8 萬多顆。截至今日,該公司的比特幣總持有量為 640,808 顆,價值約 704 億美元,平均成本是每顆 74,032 美元,帳面獲利約 48%。 來源:StrategyTracker.com Strategy 持續倚賴其一系列高收益特別股,包括 STRC、STRF、STRK 和 STRD,這些股票是該公司為了籌措購買比特幣的資金而設計的金融工具,支付固定或浮動股息,並與普通股分開交易。 該公司表示,將於 11 月把其浮動利率特別股 STRC 的股息率從上月的 10.25% 提高至 10.5%。提高利率有助於在股價下跌時吸引投資人,這些股息主要來自持續發行的特別股與普通股,而非現金流,這使得 Strategy 即使在股價與 mNAV 收窄的情況下,仍能繼續累積比特幣。 參考來源
  • 13:29

    渣打銀行預測:RWA 市場規模 2028 年有望飆至 2 兆美元,以太坊將是最大受益者

    根據渣打銀行的最新報告,代幣化實體資產(RWA)市場,預計將從目前約 350 億美元激增至 2028 年的 2 兆美元,增幅高達 5,600%。 RWA 活動將集中在以太坊 渣打銀行數位資產研究主管 Geoffrey Kendrick 表示: 「穩定幣已為其他資產類別鋪好了道路——透過提高市場認知、流動性,以及鏈上借貸活動——使得貨幣市場基金(MMF)、股票等資產得以在鏈上大規模運作。」 Geoffrey Kendrick 預測,這些活動的絕大多數將集中在以太坊上,原因在於其可靠性。他指出,以太坊運行超過十年從未出現主網中斷。儘管其他鏈速度更快或成本更低,在但對機構而言,速度或成本優勢都不及安全性來得重要。 代幣化將重塑資產市場結構 所謂「代幣化」是指將傳統金融資產轉換為區塊鏈上的數位代幣,使其在全球範圍內更易交易與結算。Geoffrey Kendrick 預計,到 2028 年,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與上市股票將佔據市場最大份額,其次是代幣化基金與其他流動性較低的資產。 Geoffrey Kendrick 預估在 2 兆美元的總市值中: 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主要受企業使用穩定幣驅動)約佔 7,500 億美元; 代幣化上市股票(待美國監管明朗後 DeFi 方案開放)約佔 7,500 億美元; 代幣化基金約佔 2,500 億美元; 其他低流動性資產,如私募股權、商品、公司債與房地產,共約佔 2,500 億美元。 DeFi 正在撼動傳統金融? Geoffrey Kendrick 指出,在最初幾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主要是讓加密投資者彼此之間進行交易、借貸與槓桿操作。但穩定幣的普及帶來更多鏈上流動性,使得不同資產類型的鏈上借貸活動擴大。Geoffrey Kendrick 表示,穩定幣創造了推動 DeFi 擴展的三大必要條件:提高公眾認知、增加鏈上流動性,以及建立與法幣掛鉤產品的鏈上借貸基礎。 他認為,借貸與實體資產代幣化(RWA) 是 DeFi 有望顛覆傳統金融的兩大關鍵領域。 「若代幣化資產能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交易,就可能撼動傳統股票交易所的地位;而質押則是數位資產獨有的現象。」 Geoffrey Kendrick 強調,DeFi 的流動性會孕育新產品,而新產品又會反過來帶來更多流動性,形成自我增長循環。 「我們認為,一個能靠自身動能不斷擴張的 DeFi 成長週期已經開始。」 美國監管進展將進一步合法化代幣化市場 美國在 2025 年 7 月通過的《GENIUS 法案》已為穩定幣建立明確監管框架,加速了零售與機構的採用。Geoffrey Kendrick 表示,下一項重大立法將是《數位資產市場明確法案(Clarity Act)》,預計將於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通過。該法案與相關政策將進一步使資產代幣化、DeFi 借貸與去中心化交易合法化並制度化。 即使《Clarity Act》未如期通過,Geoffrey Kendrick 依舊認為,美國監管機構(尤其是 SEC 和 CFTC)仍可能在 2026 年中諮詢期結束後,依據該法意圖採取行動,帶來更明確的監管規則。
  • 12:27

    Coinbase 第三季營收優於預期,盤後股價一度勁揚 4%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週四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超出華爾街預期,這主要受到交易活動回升以及加密貨幣價格創下新高的推動。Coinbase 股價(股票代碼:COIN)當日下跌 5.77%,收於 328.51 美元,而在財報公布之後,其股價一度在盤後交易中上漲 4%。 Coinbase 第三季營收年增 55%,達到 19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估的 18 億美元,相較第二季的 15 億美元也明顯成長。淨利幾乎成長五倍,達 4.33 億美元(每股盈餘 1.50 美元),去年同期為 7,550 萬美元(每股 0.28 美元)。 https://twitter.com/coinbase/status/1983989816820977938 Coinbase 在週四給股東的信中表示,其第三季成交總額達到 2,950 億美元,並預估 10 月份的交易收入約為 3.85 億美元。然而,熱絡的交易活動在本月份迅速反轉,加密市場在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後的幾天內出現了創紀錄的清算潮,令投資人陷入劇烈震盪之中。 加密貨幣在今年前九個月持續上漲,受到川普第二任期親加密產業政策的提振,其中包括美國在七月通過首部穩定幣監管法案。位於舊金山的 Coinbase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已成為加密產業中最具代表性的倡導者之一,同時也是川普相關計畫的重要支持者。 各項業務成長 除了持有第二大穩定幣 USDC 發行商 Circle 的股份外,Coinbase 也是該穩定幣最大的分銷與流通管道之一。該公司在第三季透過穩定幣業務獲得 3.547 億美元收入,較上一季成長 7%。 衍生性商品業務的成長同樣推升了整體營收。Coinbase 表示,近期收購的選擇權平台 Deribit 在第三季貢獻了 5,200 萬美元的營收,主要受選擇權交易持續增長帶動,名義交易額創下歷史新高。Coinbase 進一步指出,Deribit 與 Coinbase 平台在該季度的衍生品名義交易總額合計超過 8,400 億美元。 Armstrong 在電話會議中表示,Coinbase 將在 12 月 17 日舉行產品展示會,屆時將公布更多關於其「代幣化股票」與「預測市場」計畫的細節。 Armstrong 表示,「我們一直專注於打造下一階段產品」,公司願景是成為能滿足用戶所有金融需求的綜合性平台,也就是打造所謂的「全能應用程式」(everything app)。 Coinbase 高層補充說,公司仍持續尋求收購機會,尤其聚焦於「交易」與「支付」相關領域。 參考來源
  • 09:41

    麻吉大哥又爆啦!2,000 萬鎂多單遭清算,過去一週再賠 80 萬鎂

    自昨晚的下跌中,麻吉大哥的 Hyperliquid 帳戶再次遭到強平減倉。數據顯示,麻吉大哥的帳戶在 6 小時內被清算了 4,234.47 ETH、107,637.44 HYPE,以及 99,629,080 PUMP,總計約 2,100 萬美元的倉位被清算,並實現了 85 萬美元的虧損。 不過,清算仍然沒有消減麻吉大哥的多頭信心。從今晨六點開始,麻吉大哥又陸續補回了 975 ETH 與 3,045 HYPE 多頭部位。合計約 384 萬美元。 撰寫本文時,麻吉大哥仍持有約 900 萬美元的多頭部位。而昨晚的下跌也讓麻吉大哥吐回了過去一週超過百萬美元的盈利,並再次虧損 82.3 萬美金。
  • 09:01

    聯準會鷹派言論壓過中美利多:比特幣跌破 10.7 萬美元、「Uptober」夢碎

    儘管昨日川習會大幅緩解了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也表示,將暫停擴大對中國企業的黑名單計畫,並透露中國將大幅增加黃豆採購。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冷淡,加上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 FOMC 會後的鴿派發言,進一步引發市場震盪。 Uptober 夢碎 在美元與公債殖利率上漲的背景下,加密貨幣資產全線走弱。比特幣週四晚間跌破前日低點,最低跌至 106,000 美元水平,較週一高點 11.6 萬美元下滑超 8%,撰寫本文時已回升至 109,000 美元上方。以太幣(ETH)也一度跌破 3,700 美元。 此與同時,加密概念股也同步走低。Coinbase(COIN)收跌 5.77%,微策略收盤報 254.57 美元,創四月以來新低,較去年高點已腰斬。 市場原先寄望十月能夠迎來「Uptober」行情,但比特幣本月至今已下跌近 5%,恐創 2014 年以來最差十月表現。年初掀起的「數位資產儲備(DAT)」熱潮也明顯退燒,許多公司的 mNAV(股價相對資產淨值的比率)已跌破 1,恐難以持續維持過往激進的融資買幣模式。 持有者拋售,恐跌至 8.8 萬鎂? 鏈上分析機構 Glassnode 指出,比特幣多次未能站上短期持有者平均成本價 11.3 萬美元,顯示上漲動能不足。若價格持續疲弱,下一道重要支撐將在 88,000 美元,該價位反映「活躍投資者實現價格」,通常標誌更深層修正階段。 報告顯示,短期持有者已出現虧損拋售的激將,STH-NUPL(衡量短期持有者未實現盈虧淨值的指標)已降至 –0.05,代表市場進入輕度虧損區間。長期持有者亦加入拋壓,10 月淨減持 10.4 萬顆 BTC,為 7 月以來最大出貨潮。 Glassnode 認為,若長期持有者未恢復積累,價格反彈空間有限。 衍生品市場的緊張情緒則稍有緩和。10 月初的爆倉潮後,實現波動率降至 43%,期權偏斜回歸中性,顯示恐慌減退。分析指出,比特幣正進入震盪整固階段,結構性需求仍脆弱,若投資者信心未回升,難以重返多頭。 截至發稿,比特幣報 10.7 萬美元,日跌 4%。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聯準會的政策走向將持續主導市場節奏,而「Uptober」的幻象正式破滅。經歷高估值與高槓桿後,加密市場正邁入一個更理性、也更冷靜的整固期。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