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Vitalik:以太坊應逐步「骨化」,把創新留給 L2 與生態應用

2025/11/19 18:24
Vitalik:以太坊應逐步「骨化」,把創新留給 L2 與生態應用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 Devconnect 大會上公開表示,以太坊(Ethereum)的基礎層應該「骨化」(Ossification)——也就是鎖定核心功能,避免因修改而為整個生態系統帶來新的漏洞。

「隨著時間推進更徹底的骨化,對以太坊是好事。」Buterin 對擠滿會場的觀眾說:「現在我們遇到意外情況的頻率已經低得多了。」

這番話引起眾多與會者的討論,這是因為 Buterin 的觀點對於一個向來以「彈性和實驗性」聞名的協議來說是個大轉彎。的確,多年來,以太坊最大的賣點就是它的可變性——開發者能打造任何東西,而協議也會不斷進化來支援新的應用場景。但現在,Buterin 認為穩定性比適應性更重要,一個被鎖定、不再頻繁更動的基礎層或許沒那麼令人興奮,但也更不容易出問題。

骨化不是非黑即白

Vitalik Buterin 認為,以太坊可以讓不同層以不同的速度逐步骨化。例如,共識層可以鎖定,不再頻繁更動,同時,以太坊虛擬機(EVM)則維持相對開放、保持高度彈性。反過來也可以。

「以太坊的骨化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能隨著時間推移強化協議本身。」Buterin 表示:「保留一部分彈性是件好事。」

其目標並不是要抑制或扼殺創新,而是要把創新從基礎層引導到外圍生態系統,例如二層網路(Layer 2)、錢包、隱私工具以及各種面向使用者的應用上,而不是持續對底層協議做根本性的改動。

Layer 2 已經承擔了以太坊大部分的交易量,有越多活動移轉到那裡,Layer 1 就能騰出越多空間專注在結算與安全性上。Buterin 表示:「把注意力從 L1 移到整個外圍生態,對以太坊是健康的。」

但 Buterin 也承認,這樣的轉變存在一些取捨。以太坊早期曾有一種「探索精神」,但這種精神隨著迷因幣浪潮帶來的混亂以及機構加入後的成熟化而大幅消失。

「現在這個圈子太多人都在往一種方向走——『想成功就快速跟風、照抄現成有效的東西就好。』」Buterin 表示:「這樣的風氣是在傷害這個領域的想像力。」

量子計算的威脅逼近

Buterin 還在演講中發出了嚴重警告,橢圓曲線密碼學(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以太坊和比特幣(Bitcoin)安全性的基礎——不會永遠有效,目前的安全模型在未來是有可能被打破的。

他表示,「橢圓曲線遲早會失效」,並援引一項預測指出,量子計算可能在 2028 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具備破解以太坊安全模型的能力。這意味著以太坊大約只有四年時間來完成向「抗量子加密」的遷移——前提是量子電腦按預期速度發展。

這是一類關乎整個系統能否持續存在的技術挑戰,需要整個生態系統通力協調才能應對。不過,如果一切如 Buterin 所構想地發展,這些變化將會發生在系統的邊緣,而非動到那個愈來愈趨於「不可變」的以太坊核心層。

參考來源

相關報導:《Vitalik Buterin 用 30 分鐘介紹以太坊(2025 年版)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區識 Zombit

桑幣筆記 Zombit 為專業的區塊鏈財經自媒體,利用自身的金融和區塊鏈知識,提供區塊鏈相關的時事新聞、專題專欄、新手教學和趨勢週報...等,協助大眾吸收正確的資訊,並和社群朋友站在一起,互相扶持成長。

桑幣熱門榜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