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8/18 星期一

  • 20:43

    Strategy 花費 5140 萬美元增持 430 顆比特幣

    全球比特幣持有量最高的上市公司 Strategy(前稱為「微策略」)週一宣布,公司在 8 月 11 日至 8 月 17 日期間,花費 5140 萬美元增持 430 顆比特幣,買入均價為 119,666 美元。 截至 8 月 17 日,Strategy 總共持有 629,376 顆比特幣,總成本約 461.15 億美元,成本價約 73,320 美元,按目前約 115,300 美元價格計算,這些持倉價值約 725 億美元。 https://twitter.com/Strategy/status/1957412636133318840
  • 18:49

    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上週資金流入 37.5 億美元,以太幣 ETP 流入額創新高

    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CoinShares 在週一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上週共錄得 37.5 億美元淨資金流入,是歷史第四高的單週淨流入總額,顯示市場在數週低迷情緒後迎來強勁反彈。不同尋常的是,幾乎所有資金流入都集中於 iShares 的投資產品。 隨著近期價格上漲,全球數位資產投資產品的規模(AuM)在 8 月 13 日攀升至 2,44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來源:CoinShares 從區域分布來看,美國主導了資金流向,占總流入額的 99%(37.3 億美元)。加拿大、香港和澳洲都呈現小幅淨流入,總額分別為 3,370 萬美元、2,090 萬美元和 1,210 萬美元。巴西和瑞典則分別錄得 1,060 萬美元和 4,990 萬美元的資金流出。 就各幣種而言,以太幣投資產品持續成為市場焦點,上週出現創紀錄的 28.7 億美元淨流入,占總流入額的 77%,並將年初至今流入總額推升至創紀錄的 110 億美元。比特幣投資產品則在上週錄得 5.52 億美元的淨流入,年初至今的淨流入總額僅相當於其資產管理規模的 11.6%,而以太幣基金產品則高達 29%。 Solana 和 XRP 分別錄得 1.765 億美元和 1.259 億美元的淨流入。萊特幣(Litecoin)和 Ton 則出現小幅淨流出,總額分別為 40 萬美元和 100 萬美元。 來源:CoinShares
  • 17:31

    Solana 壓測下短暫達 10 萬 TPS,實際應用表現仍待驗證

    區塊瀏覽器 Solscan 的數據顯示,Layer 1 區塊鏈 Solana 主網在週末短暫突破了每秒 10 萬筆交易(TPS)。其中一個區塊共處理了 43,016 筆成功交易與 50 筆失敗交易,最高峰達到 107,540 TPS,該區塊由驗證者「Cavey Cool」負責執行與處理。 這次交易量的激增主要是由「無操作」(no-operation,簡稱 noop)程式呼叫所造成的,這是一種存在於每筆交易中的輕量級指令,不會改變區塊鏈的狀態,但可以用來進行網路容量的壓力測試。 批評者認為,這樣的交易負載是人為製造的,不具真實意義。然而,Helius 執行長 Mert Mumtaz 表示,這對網路的消耗來說並非微不足道:雖然執行本身所需的運算單位(CUs)很低,但「總成本」整體消耗還包括簽名驗證、資料載入,以及其他非執行層面的額外負擔。這讓交易更像是「低成本的預言機更新」,而不是毫無意義的垃圾交易。 https://twitter.com/0xMert_/status/1957046367534149876 然而,截至週一早晨,真正面向使用者的交易吞吐量要低得多。Solscan 的數據顯示,平均 TPS 僅約 3,500,其中將近三分之二屬於驗證者的投票交易。Chainspect 與 Solscan 的數據顯示,支付與應用的有效吞吐量大約只有 1,000 TPS。 不過,數據同時顯示,在高峰條件下,Solana 理論上能在真實操作(例如轉帳或預言機更新)中承受 80,000 至 100,000 TPS——這進一步提升了其網路及 SOL 代幣的吸引力。 參考來源
  • 13:51

    Andrew Kang 警告 ETH 恐跌至 3,200 鎂:市場結構脆弱,恐現 50 億鎂清算

    Mechanism Capital 創辦人 Andrew Kang 近期在社群平台 X 上發表看法,警告以太坊(ETH)市場正處於高度風險狀態,短期內可能迎來規模高達 50 億美元的清算潮。 以太幣市場結構脆弱 Andrew Kang 指出,與過去 ETH ETF 推出時不同,近期以太幣企業儲備浪潮的確帶來「實質需求」,而這波需求也導致超過 100 億美元的動能資金提前進場,屬於典型的「前置炒作」。然而,Andrew Kang 在推文中強調,市場還沒準備好迎接這樣的結構轉變,一旦這些短期資金的買盤消退,市場恐將難以承接,並因而出現更劇烈的價格波動。 他將當前的情況比擬為 ETH ETF 發布時的場景:雖然帶來正面消息,但資金結構的脆弱性,讓市場更容易出現急跌。 清算壓力浮現 Andrew Kang  表示,前期過度累積的槓桿與投機資金導致 ETH 的市場結構惡化,大量槓桿部位隨時可能被迫平倉。他直言: 「預計各交易所的 ETH 清算額度將達到 50 億美元,ETH 價格將跌至 3200 到 3600 美元。」
  • 13:42

    藉加密貨幣提振觀光,泰國推支付沙盒計畫吸引外國遊客

    根據泰媒《The Nation》報導,泰國政府計劃推出一項全國性的監理沙盒,讓外國遊客能夠將加密貨幣兌換成當地貨幣,以便進行電子支付,其目的是促進旅遊業發展。 這項名為「TouristDigiPay」的計畫預計將於週一上線,用戶可將加密貨幣兌換成泰銖,並透過電子支付服務商進行付款。該服務僅向在泰國的遊客開放,且必須完成 KYC 身分驗證,並在受泰國央行及證券交易委員會監管的數位資產公司與電子支付業者開設帳戶。 該計畫也設有保障措施,例如每月消費上限,以及禁止直接提領現金,相關細節將由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Pichai Chunhavajira 於週一公布。 TouristDigiPay 計畫旨在為泰國旅遊業注入新活力,特別是針對外國遊客數下降的情況,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遊客下滑。 根據世界旅遊研究所於 7 月 10 日發布的報告,泰國在 2025 年上半年迎來約 1680 萬名遊客,較去年同期的 1770 萬人有所減少。其中,來自東亞的遊客下降了 24%,中國遊客更大幅減少了 34%。報告指出,遊客正將目光轉向區域內其他國家,例如因日圓走弱而更實惠的日本,以及旅費相對便宜的越南。 泰國政府一直在研究利用加密貨幣來刺激旅遊業。8 月 13 日,該國證券監管機構完成了一項關於金融創新與數位資產用於促進經濟與旅遊成長的公開諮詢。此外,一項加密貨幣沙盒正在普吉島試行當中。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舉措 不丹是目前積極將加密貨幣納入政策規劃的國家之一。除了透過水力發電資源進行比特幣(BTC)挖礦,以強化財政結構並促進經濟發展之外,今年 5 月,不丹政府開放當地銀行與幣安旗下支付服務 Binance Pay 合作,讓遊客能使用加密貨幣來支付各項旅遊費用。 在韓國,公鏈 Kaia 於 7 月份宣布已將 USDT 穩定幣導入金融科技公司 DaWinKS 的「數位 ATM」,讓外國旅客可在該國幾個的主要觀光景點透過 ATM 將加密貨幣兌換成法幣。Kaia 的前身為南韓通訊軟體公司 Kakao 旗下公鏈 Klaytn 與 LINE 旗下公鏈 Finschia,雙方在去年完成主網合併。 參考來源
  • 12:01

    拿下門羅幣後,Qubic 社群投票決定將 51% 攻擊目標轉向狗狗幣

    加密貨幣專案 Qubic 本週成功對隱私幣 Monero 發動 51% 攻擊,並取得網路算力的多數控制權後,如今其社群已投票決定,下一個目標將是狗狗幣(DOGE)。 Qubic 下個目標 DOGE Qubic 網路創辦人 Sergey Ivancheglo 向社群發起投票,詢問應該將下一次 51% 攻擊鎖定在哪一個支援 ASIC 的 PoW(工作量證明)區塊鏈,被納入考慮的項目包括狗狗幣、Kaspa(KAS)以及 Zcash(ZEC)。在今天凌晨的 X 推文中,Ivancheglo 宣布結果:「Qubic 社群選擇了狗狗幣。」 根據社群投票結果顯示,狗狗幣在投票中獲得超過 300 票,高於其他候選項目的總和。 Qubic 成功奪取 Monero 網路算力主導權 Qubic 團隊上週一宣布成功掌握 Monero 網路的大部分算力。其礦池在與其他 Monero 礦工長達一個月的算力競爭後,成功重組了 6 個區塊,取得對網路的多數控制。根據 MiningPoolStats 數據,目前 Qubic 礦池的算力約為 2.32 GH/s。 Qubic 團隊於週二在聲明中強調: 「門羅幣網路的核心功能仍然完好無損。其隱私性、速度和可用性均未受到影響。然而,最終目標是由 Qubic 的礦工來保障門羅幣協議的安全性。這樣,獎勵將透過 Qubic 的礦池進行分配,從而帶來更高的獲利能力,並為門羅幣礦工創造一個全新的、更具激勵性的環境。」 Qubic 如何實現 51% 攻擊? Qubic 的攻擊並不是單純靠暴力算力堆疊,而是分三步驟完成: 首先,它設計了一個「經濟陷阱」。Qubic 將算力用於挖掘 Monero,再把收益用來回購 Qubic 代幣,其中一部分銷毀,另一部分則直接發放給驗證者。這種設計讓挖礦者的實際收益比單純挖 Monero 更高,吸引大量礦工轉移算力加入 Qubic 礦池。當越來越多算力集中到 Qubic,Monero 網路的整體安全性開始鬆動。 接著,Qubic 進入算力爭奪戰。它與 Monero 既有礦池展開一個月的拉鋸,過程中甚至承受持續一週以上的 DDoS 攻擊。但由於 Qubic 採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其核心網路仍維持運行,展現出韌性。 最後,Qubic 在 8 月 11 日發動決定性一擊。它採用了自私挖礦(Selfish Mining)策略:秘密累積區塊,不立即廣播,等到最佳時機才釋放,造成 Monero 網路出現孤塊。這使得 Qubic 礦池能在僅略高於 51% 算力時,就掌握不成比例的區塊獎勵與共識主導權。數據顯示,在 122 個區塊的樣本中,Qubic 礦池成功挖出 63 個,超過一半,證實攻擊成功。 迫使 Kraken 暫停 XMR 入金 此次攻擊震驚加密貨幣社群,甚至引發交易所防範措施。加密交易所 Kraken 已暫時停止 Monero(XMR)入金,理由是「單一礦池取得 Monero 網路多數算力,對網路完整性構成潛在風險」。 不過 Kraken 表示,XMR 的提領與交易功能不受影響,僅暫停入金。該交易所補充,將在確認網路「安全」後重新開放 Monero 入金服務。
  • 11:52

    Metaplanet 花費 137 億日圓增持 775 顆比特幣

    日本投資公司 Metaplanet 週一(18日)宣布公司已花費 137.33 億日圓(約 9300 萬美元)增持 775 顆比特幣,作為其比特幣財務運作的一部分,平均買入價格為 17,720,023 日圓(約 120,006 美元)。 截至 8 月 18 日,Metaplanet 共持有 18,888 顆比特幣(以目前約 11.52 萬美元的比特幣價格計算價值約 21.7 億美元),根據 Metaplanet 執行長 Simon Gerovich 的說法,這些比特幣的買入成本約為 19.4 億美元,買入均價約為 102,653 美元。 https://twitter.com/Metaplanet_JP/status/1957276679706992813 Metaplanet 原本是一家開發 Web3 與元宇宙技術並經營飯店業務的公司,後來在 2024 年 4 月轉型成為比特幣財務企業,採用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儲備資產,以對沖日本的債務負擔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圓波動。Metaplanet 在上個月修訂其原定的比特幣儲備目標,擬在 2027 年底前持有 21 萬顆比特幣。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數據,Metaplanet 是全球比特幣持有量第七多的上市公司。排名第一的是 Michael Saylor 的 Strategy(原微策略),總量達 628,946 顆,價值約 724 億美元。
  • 11:24

    Bitwise 分析師:數十億美元以太幣排隊解質押,或對幣價構成壓力

    隨著越來越多以太幣(ETH)持有人排隊等待退出質押(Staking),一名加密專家警告,這一趨勢可能會對以太幣帶來顯著拋售壓力。 根據 validatorqueue.com 的數據,截至週五,以太坊區塊鏈上的驗證者退出佇列達到 855,158 ETH,創下歷史新高,這些代幣總價值約為 37 億美元。 質押是指數位資產持有人將代幣鎖定,用來保障區塊鏈網路的安全,並獲得獎勵。在市場環境不確定時,質押者可能選擇解鎖並取回代幣,將其轉換成相對低風險的資產,或是直接套現。 以太坊網路限制了在一定時間可被解押的 ETH 數量,其設計目的是維持網路穩定,避免驗證者大規模同時退出,從而破壞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目前,這個解押佇列預計需要 15 天才能完全清空。 Bitwise 資深投資策略師 Juan Leon 向《Decrypt》表示,這個不斷增加的解押佇列可能正在推動近期 ETH 的回檔。 Leon 解釋,解押的以太幣可能對價格造成負面影響,尤其當質押衍生品(如 stETH)出現折價交易時。他說: 「像 stETH 這樣的代幣可能會以折價交易,這會降低它們作為抵押品的價值,觸發風險減倉、對沖,甚至清算,進一步導致現貨 ETH 的拋售。」 他補充,隨著解押佇列的增加,如果借入 ETH 的成本飆升,一些交易也可能被迫解除。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透過 DeFi 流動性池進行的槓桿化『stETH 循環交易』就不再有利可圖」。Leon 指出:「交易者透過退出部位並賣出 ETH 償還貸款來解除操作,從而造成同步性的拋售壓力。」 在 ETH 於週四一度逼近 2021 年 11 月創下的 4,878 美元歷史高點後不久,市場上解押 ETH 的動作開始增多。此後,ETH 回吐了漲幅,受到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以及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預期的影響。截稿前,以太幣交易價格為 4325 美元,在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 2.6%。 儘管外界對以太坊的驗證者退出佇列感到擔憂,Leon 提醒說,等待解押的 ETH 增加並不必然意味著該代幣的價格會持續下跌。他表示: 「解押通常不會引發突然的暴跌,但在壓力環境下,它可能會像水龍頭一樣持續釋放新的供給。如果這種供給超過了市場的新需求,就會對 ETH 價格形成下行壓力。」 參考來源
  • 11:15

    麻吉大哥未躲過市場回撤;現持有上億鎂以太幣多單,持倉均價 4,619 美元

    儘管麻吉大哥黃立成此前曾在市場高點平倉所有多單,並多次開設空單押注市場下跌,但事實上,其並未完全躲過美國 PPI 數據公佈後的整體市場回撤。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麻吉大哥在 8 月 13 日以太幣觸及 4,700 美元時平倉了在 Hyperliquid 所有多單,當時總帳戶盈利超 3,000 萬美金。隨後麻吉大哥又五度短線做空以太幣,儘管持倉時間都不長,但卻達到 100% 的勝率。 然而,從 8 月 14 號開始,麻吉大哥又開始積極佈局以太幣多單,當時以太幣價格仍高於 4,700 美元。隨著整體市場震盪下跌,麻吉大哥過去幾天隨然有平倉部分倉位,但其一如既往維持「反彈出貨、下跌吸籌」的網格交易模式。 截至目前為止,麻吉大哥的以太幣持倉已達到 23,100 顆,總價值超 1 億美金,建倉均價 4,619 美元,目前浮虧約 655 萬美金;同時,還持有比特幣、HYPE、PUMP 的少量多單。 儘管其倉位淨盈利與高點時的 3,400 萬美元相比有所回落,但截至目前為止的帳戶歷史盈利仍然高達 2,680 萬美金。
  • 09:56

    全球資產波動率降至多年低點,市場聚焦鮑威爾傑克森霍爾演說

    聯準會主席 Jerome Powell 預計將於美東時間周五 (8 月 22 日) 上午 10 點 (台灣晚間 10 點) 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在此之前,全球主要資產的波動率同步下滑,從加密貨幣到傳統金融市場,交易情緒正進入一段罕見的「集體平靜期」。 比特幣與傳統資產波動同步降溫 根據市場數據顯示,比特幣(BTC)的 30 日隱含波動率指標(Volmex BVIV 與 Deribit DVOL)近期大幅下滑,上週一度降至 36% 左右,為近兩年新低。這意味著市場對比特幣短期大幅震盪的預期正在快速下降。 黃金市場亦出現類似情況。CME 的黃金波動率指數(GVZ)在過去四個月內腰斬至 15.22%,創下今年 1 月以來最低。與此同時,美國公債波動率 MOVE 指數也降至 76%,為三年半低點;被譽為「華爾街恐慌指標」的 VIX 指數則跌破 14%,遠低於 4 月初的近 45%。外匯市場如歐元兌美元(EUR/USD) 也出現相同的波動壓縮。 降息預期推動市場 與過去危機情境不同,本輪波動率下滑並非來自恐慌救市,而是來自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匿名宏觀觀察者 Endgame Macro 指出,主要央行此次「是從仍具限制性的利率水準降息,而非超低利率區間」,實質利率依然為正,這與金融危機或疫情時期截然不同。 市場普遍押注 Fed 將於 9 月降息 25 個基點,結束八個月的暫停。CME FedWatch 工具顯示降息機率高於 80%。 摩根大通則預估,到 2026 年第一季,美國利率將降至 3.25%–3.5%,比當前水準低 100 個基點。Edward Jones 全球投資策略師 Angelo Kourkafas 表示: 「雖然過去兩年市場對降息的期待時常落空,但我們認為利率走向下行的趨勢仍將延續。隨著通膨停滯、勞動市場壓力浮現,風險平衡可能很快轉向行動,鮑威爾在傑克森霍爾的講話有望為 9 月降息鋪路。」 市場是否過於自滿? 然而,部分觀點警告,當前的「波動率低谷」可能反映市場過於自滿。尤其在川普總統推動的新一輪貿易關稅政策下,經濟增長仍存壓力,而最新數據也顯示通膨黏性依舊。 Prosper Trading Academy 的 Scott Bauer 在近期接受訪談時直言,資產價格普遍處於歷史高點,但波動率卻降至多年低點,這與潛在不確定性顯得不相稱。 企業債市場的訊號也加劇這種擔憂。高收益債與投資級債的利差降至 2007 年以來最低,高盛策略師在 7 月底的報告中警告客戶應避免自滿,建議保留避險部位,因為「增長可能進一步下行,通縮壓力或消退,甚至 Fed 獨立性問題都可能引爆長端殖利率的拋售」。 參考來源
  • 09:15

    比特幣在 11.7 萬美元震盪,分析師分歧:進一步回調或區間整固

    比特幣(BTC)週一報 117,421 美元,過去24 小時上漲 0.12%。隨著市場情緒回穩,兩位知名分析師對後市走向提出不同解讀:一方預期價格可能下探至 10.8 萬至 11.2 萬美元的技術支撐帶,另一方則認為比特幣將進入橫盤整固階段,為後續行情蓄勢。 市場槓桿升溫 Galaxy Research 報告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加密抵押貸款增長 27%,達 531 億美元,創下自 2022 年初以來新高。然而,過度槓桿也帶來風險。上週比特幣自 124,000 美元急挫至 118,000 美元,引發單日超過 10 億美元合約爆倉,為 8 月以來最大規模的多頭清算。 同時,以太坊生態亦現壓力。Aave 於 7 月開始出現大量提款,導致 ETH 借貸利率短暫高於質押收益,迫使部分資金退出質押池,Beacon Chain 退出佇列創下 13 天新高。另有數據顯示,USDC 場外借貸成本自 7 月起攀升,與鏈上利率出現自 2024 年底以來的最大利差,反映美元流動性在鏈下更為緊張。 區間派觀點:橫盤修正為多頭留出時間 交易員 Michaël van de Poppe 認為,比特幣近期在區間上緣屢次受阻,價格多次衝高失敗並留下長上影線,顯示賣壓活躍。他預期市場將進入橫盤整固,以清洗過度槓桿部位並重建上漲基礎。他補充,若比特幣停留在區間內震盪,反而有利於資金流入以太坊等大型山寨幣,甚至進一步擴散至中小型代幣市場。 技術派觀點:阻力轉支撐,黃金分割回檔區成焦點 另一方面,分析師 Lark Davis 則指出,比特幣若持續回落,最有可能的承接區間在 108,000–112,000 美元。這一區間不僅是今年初行情停滯的前高阻力,亦與 50% 和 61.8% 的斐波那契回檔位以及 20 週指數移動平均線(EMA)重疊,構成所謂「技術共振」支撐。 Davis 強調,這樣的回踩並非看空,而是健康修正,有助於多頭在關鍵價位重新聚集動能,推動下一輪上漲。 多頭結構仍健在 整體而言,無論是回踩技術支撐帶,或進入橫盤整固,分析師普遍認為比特幣的多頭框架仍未被破壞。但在槓桿資金快速回流之際,市場也呈現出脆弱跡象。投資人需留意 11 萬美元區間支撐與 11.86 萬美元阻力的攻防,以及槓桿與流動性緊張所帶來的潛在波動。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