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0/23 星期四

  • 18:19

    Kraken 交易所傳獲阿波羅、HSG、簡街資本投資,計劃明年 Q1 上市

    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報導,阿波羅(Apollo Global Management)、Oppenheimer、簡街資本(Jane Street)及 HSG(前稱為紅衫中國)參與了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 近期完成的 5 億美元融資,使該公司估值達到 150 億美元。 知情人士指出,對沖基金 Qube Research & Technologies、Kraken 共同執行長 Arjun Sethi 以及他共同創立的創投公司 Tribe Capital 也參與了此次融資,為 Kraken 在未來幾個月內的公開上市鋪路。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Kraken 預計在年底前以保密形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首次公開發行(IPO)的註冊文件,並計劃於明年第一季上市,但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政府停擺是否會影響時程。
  • 16:20

    奧丁丁母公司股價單日崩跌超 50%!上市至今市值蒸發超 85%

    奧丁丁集團上市後慘價 本月中風風光光宣布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台灣區塊鏈新創公司 OBOOK Holdings Inc(奧丁丁集團母公司),自上市以來股價表現不佳。OWLS 上市當天以 68 美元開盤後一度衝上 90 美元,隨即一路下殺,昨天更是單日暴跌超 50%,收盤後價格已低於 10 美元。 2024 財報顯示公司盈利能力欠佳 根據 OBOOK Holdings 於今年九月底提交給 SEC 的財報顯示,該公司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整體營收雖持續成長,但獲利能力與經營效率出現明顯惡化,虧損擴大、現金流依賴外部融資維持。 數據顯示,儘管 OBOOK Holdings 去年營收成長了 18.3%,但營業成本也同樣增長了 27.9%,導致其毛利率從 2023 年的 19.8% 下滑至 13.3%。此外,該公司的整體營運費用也從 804.8 萬美元 增加至 992.3 萬美元,佔營收比重達 130.8%,顯示投入資金的效益尚未顯現,反而產生更高的經營槓桿壓力。除此之外,該公司 2024 年還承擔了約 100 萬美金的外匯損失。 最終,OBOOK Holdings 2024 年稅後淨損超 1,000 萬美金,較 2023 年的 678.1 萬美金擴大 51.5%。淨收益率為 -135%,代表公司每賺 1 美元營收即虧損 1.35 美元。總體來看,雖然 OBOOK Holdings 透過股權增資的方式融了 926 萬美元,短期流動性無虞,但若無法改善毛利率與費用控管,長期將面臨持續燒錢與融資壓力。
  • 15:20

    黃金擁護者 Peter Schiff 透露將推出代幣化黃金,CZ 潑冷水:這不是「鏈上黃金」

    一直以來都對比特幣抱持懷疑甚至強烈批評態度的黃金擁護者 Peter Schiff 近日接受 Podcast 節目 CounterParty TV 採訪時表示,他將推出自己的代幣化黃金平台。 Peter Schiff 表示,用戶將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購買黃金,這些黃金會被存放在金庫中,然後用戶可以輕鬆地將黃金所有權轉讓給認識的人,或者將其兌換成實體黃金。 https://twitter.com/counterpartytv/status/1981135172163817962 Peter Schiff 說道: 「我正在打造一個平台,讓人們可以使用黃金作為支付媒介,也就是說你可以用黃金付款,或收取黃金作為報酬。此外,我還將推出一張黃金借記卡,在你進行交易時,系統會自動賣出對應數量的黃金來完成支付。」 一直以來,Peter Schiff 都是加密貨幣與比特幣的最大批評者之一,時常在社群平台上公開抨擊加密貨幣與比特幣不具備實際價值,遲早會崩盤,並呼籲投資人及早轉倉黃金。 針對 Peter Schiff 透露的新計劃,幣安交易所創辦人趙長鵬(CZ)表示「把黃金代幣化,並不等於把黃金放上鏈」,這種做法並不能使其實現加密貨幣的核心價值。 「所謂『黃金代幣化』,其實只是你信任某個第三方,相信他們會在某個未來時間、甚至是在管理層更迭、戰爭或其他極端情況下,仍然願意兌付你對應的黃金。換句話說,這類代幣只是個『相信我兄弟(trust me bro)』式的代幣。這也是為什麼至今沒有任何所謂的「黃金幣」能真正成功流行起來的原因。」
  • 15:10

    老牌資管公司普徠仕進軍加密市場,擬推主動式多幣種 ETF

    根據路透社報導,資產管理公司普徠仕(T. Rowe Price)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 S-1 文件,申請推出其首檔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這是這家管理約 1.77 兆美元資產的老牌公司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首次嘗試,距離 SEC 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 已將近兩年。 申報文件顯示,這檔名為「普徠仕主動式加密貨幣 ETF」(T. Rowe Price Active Crypto ETF)的主動管理基金將讓投資人可接觸 5 到 15 種符合該基金資格標準的加密貨幣,目前名單包括比特幣(BTC)、以太幣(ETH)、Solana(SOL)、狗狗幣(DOGE)及柴犬幣(SHIB)。一位發言人表示,基金管理人將以超越「富時美國上市加密貨幣指數」的表現為目標,並根據基本面、估值與動能等因子,決定持有哪些資產以及它們在投資組合中的配置比例。 晨星(Morningstar)ETF 分析師 Bryan Armour 表示:「看到他們作為相對較晚進入市場的參與者,確實令人驚訝,但他們打算推出一些有差異化的產品,試圖打入這個市場。」Armour 補充說,多家資產管理公司已向 SEC 提交大量追蹤單一加密貨幣表現的 ETF 申請,但主動管理的多幣種產品較為罕見。 Armour 還指出,隨著傳統共同基金持續出現資金外流,普徠仕一直在尋求多元化發展,進入新的業務領域。他補充說:「這家公司正在尋找新的利基市場。」 普徠仕的發言人表示,公司一直密切關注數位資產領域的發展,並已在近年建立起進行數位資產交易的能力。2022 年,該公司聘請了前加密對沖基金高層 Blue Macellari,擔任其數位資產策略負責人。 目前仍有大量加密貨幣 ETF 等待 SEC 審批,但由於美國政府關門導致該機構人力嚴重不足,批准作業幾乎全面停滯。儘管 SEC 先前通過了新的上市標準,為包括普萊仕 ETF 在內的多種新產品開啟大門,但在政府重新開放前,這些 ETF 短期內不太可能獲准。
  • 13:43

    造市商 Citadel 執行長揭露持有 SOL 財庫公司 DeFi Development 股份

    華爾街大型造市商 Citadel 的創辦人暨執行長 Kenneth Griffin 近日揭露持有 Solana 財庫公司 DeFi Development Corp. 的股份,顯示機構投資人對 Solana 相關資產的興趣正在上升。 根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 Schedule 13G 文件,Griffin 持有超過 130 萬股 DeFi Development 股份(股票代碼 DFDV),約占該公司所有流通在外普通股的 4.5%。另外,Citadel Advisors LLC 及其關聯實體申報持有 80 萬股 DFDV 股票,約占該公司流通在外股份的 2.7%。 Citadel Advisors LLC 是 Citadel 對沖基金集團的投資管理部門,並已在 SEC 註冊為投資顧問。Citadel 旗下多個基金合計管理的資產總額估計約為 650 億美元。 https://twitter.com/martypartymusic/status/1981018802436624453 DeFi Development Corp. 目前是第二大 Solana 財庫公司,正與其他類似企業競相累積 Solana 區塊鏈的原生代幣 SOL。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在過去 30 天內,DeFi Development 增持了 86,307 顆 SOL,使總持有量達到 2,195,926 顆,價值約 4.05 億美元,買入均價為 108 美元(SOL 現價約 184 美元),處於浮盈狀態。 目前 SOL 持倉規模比 DeFi Development 更大的上市公司僅有 Forward Industries,該公司持有約 682 萬顆 SOL,價值約 12.6 億美元。但不同的是,Forward Industries 的持倉目前處於浮虧狀態。 參考來源
  • 12:19

    美國 CPI 成市場唯一指標!9 月通膨恐升至新高,將如何影響 Fed 決策?

    根據多家經濟學家的預測,美國 9 月份通膨率可能升至 17 個月新高,主要因進口關稅推高了整體物價水準。 關稅推升通膨 根據富國銀行的預測,即將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預計將顯示物價年增 3.1%,高於 8 月的 2.9%,並攀升至 2024 年 5 月以來的最高點。 分析指出,通膨再度抬頭凸顯了美國總統川普進口關稅政策的影響。自 4 月份川普宣布對幾乎所有國家商品徵收兩位數關稅以來,CPI 年增率已連續數月上升。此前,美國通膨率在疫情後高峰過後曾逐步回落,接近聯準會 2% 的目標區間。 不過,分析師指出,儘管商品價格受關稅影響居高不下,但房租漲幅放緩可能使整體通膨升幅受限。被視為衡量通膨核心動能的「核心 CPI」(剔除食品與能源)預計 9 月年增 3.1%,與 8 月持平。富國銀行(Wells Fargo)經濟學家 Sarah House 與 Nicole Cervi 表示: 「由於關稅效應持續傳導,商品通膨將維持在高檔,不過主要居住成本的放緩,應有助於服務類通膨降溫。」 CPI 成唯一政策依據 QCP Capital 在近日的分析中指出,由於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大多數官方經濟數據,包括勞工統計局(BLS)、經濟分析局(BEA) 與人口普查局的報告都被迫暫停。唯一的例外是 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BLS 特別允許於 10 月 24 日(週五) 發布。這將成為聯準會近期唯一能獲得的「硬數據」,所有其他報告都將凍結至政府恢復運作為止,這使得 CPI 成為下週市場走勢與政策言論的核心依據。 若通膨月增率落在 0.2% 左右,將有助於鞏固「軟著陸」的市場預期,同時支撐比特幣等風險資產的上行傾向,因為流動性前景將隨之改善。 聯準會仍預期將降息 儘管物價上升,但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次通膨增幅預計不至於改變聯準會的決策方向。聯準會在 9 月份已經將基準利率下調 0.25 個百分點,以支撐疲弱的就業市場,顯示政策焦點正從「抗通膨」轉向「防失業」。因此市場普遍預期,10 月底聯準會仍將再次降息。 參考來源
  • 11:57

    特斯拉第三季比特幣持倉未變動,帳面獲利 8000 萬美元

    特斯拉(Tesla)在第三季並未變動其比特幣(BTC)持倉,繼續持有 11,509 顆,以截稿前約 108,550 美元幣價計算,約值 12.5 億美元。 由於這三個月間比特幣價格上升,特斯拉在持有的比特幣資產上錄得約 8,000 萬美元的帳面收益。作為參考,該季度特斯拉的調整後 EBITDA 為 43 億美元,截至季末,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達 416 億美元。 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第三季的營收為 281 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 263.6 億美元。不過經調整後每股盈餘(不含數位資產收益)為 0.50 美元,略低於預期的 0.54 美元。 由於新的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理事會(FASB)規定,特斯拉現在必須在每一季認列比特幣的漲跌盈虧。過去,公司只需在報告期間內將比特幣持倉的價值調降至該期間出現的最低價,價格回升則不予反映。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特斯拉股價(代碼 TSLA)在盤後交易中下跌 3.81%,報每股 422.21 美元。 參考來源
  • 11:19

    渣打銀行分析師:比特幣跌破 10 萬鎂難避免,把握最後抄底良機

    渣打銀行數位資產研究主管 Geoffrey Kendrick 週三在最新客戶報告中表示,比特幣跌破 10 萬美元現在看來「幾乎無可避免」。 市場情緒轉冷 Geoffrey Kendrick 在報告中指出,比特幣 10 月 6 日觸及 12.6 萬美元高點,與他先前設定的短期目標相符,但未能守穩。隨後因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升溫,引發整體市場恐慌性拋售。他寫道: 「10 月 10 日因美中貿易戰憂慮引發的拋售,終結了比特幣進一步上漲的可能。現在的問題是——比特幣還要跌多深才能找到底部?」 「跌破十萬」或是最後買入機會 不過 Kendrick 也指出,跌破 10 萬美元的情況預計將是短暫的,並且可能是投資人最後一次在六位數以下買入比特幣的機會。他提出三個可能標示市場反轉的關鍵信號: 黃金與比特幣資金流動的變化Kendrick 注意到,本週黃金的劇烈拋售同時伴隨比特幣的短線反彈,顯示資金可能正在從黃金轉向加密資產,若這種現象持續出現,將有助於確認比特幣正在築底。 聯準會政策轉向的跡象若聯準會停止量化緊縮(QT),釋放市場流動性,將提供比特幣再次上漲的宏觀背景。 技術面支撐——50 週均線自 2023 年初以來,比特幣價格一直穩定站在 50 週移動平均線之上,當時價格約為 25,000 美元,這將成為比特幣的關鍵支撐。 長期仍看漲 Kendrick 在本月初(10 月 3 日)的前一份報告中,曾預測比特幣將創下新高,並設定年底目標價為 20 萬美元。當時他看漲的理由包括:美國政府關門風險、比特幣與美國公債利差的相關性上升,以及 ETF 資金流入帶來的市場推力。 雖然目前比特幣漲勢暫歇,Kendrick 仍對長期上行趨勢保持信心,並強調: 「任何跌破 10 萬美元的走勢都應被視為潛在進場機會,而非反轉訊號。」 參考來源
  • 10:44

    Google 量子電腦新突破!比超級電腦快 13,000 倍,專家警告比特幣量子威脅逼近

    科技巨頭 Google 於本週宣布,其最新一代量子處理器 Willow 首次在實驗上達成「可驗證的量子優勢(verifiable quantum advantage)」,即在真實硬體上以壓倒性速度超越全球最強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這項突破象徵量子運算正式邁向實用化,也讓潛伏多年的「比特幣量子危機」議題再次浮上檯面。 兩小時完成超級電腦 3.2 年的工作 根據 Google 於《Nature》期刊發表的研究,105 量子位元的 Willow 晶片運行「Quantum Echoes」演算法時,比超級電腦 Frontier 快 13,000 倍。該任務在 Willow 上僅耗時兩小時。相較之下,Frontier 須花費約 3.2 年才能完成模擬。 這是首次經同行審查並可重現的量子優勢實驗。Google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在 X(前 Twitter)上表示: 「這項成果是量子計算邁向實際應用的重要一步,我們期待它將開啟新的科學研究領域。」 Willow 是繼 2019 年 Sycamore 晶片後的重大升級。Sycamore 雖展示量子優勢,但結果無法驗證重現;而 Willow 改良了錯誤校正與穩定度,使量子干涉結果能被多次驗證。 Google 表示,未來將推動量子運算從受控實驗轉向實際應用,包括模擬分子結構、藥物設計、電池材料與量子硬體。研究團隊形容這是打造「quantum-scope」的第一步: 「就像望遠鏡與顯微鏡開啟了新的世界,量子望遠鏡將讓人類觀測過去無法觀測的自然現象。」 對加密貨幣的潛在威脅 這項突破同時讓加密社群重新關注量子電腦對比特幣安全的長期威脅。比特幣與大多數加密系統皆依賴橢圓曲線加密(ECDSA),這種演算法對傳統電腦幾乎無法破解,但在理論上可能被足夠強大的量子電腦逆向推算私鑰。密碼學專家 Christopher Peikert(密西根大學)指出: 「量子計算對比特幣構成中長期重大風險,概率超過 5%,但在未來幾年內仍不至於立即成真。技術距離能威脅現代加密標準仍有相當距離。」 他同時警告,若比特幣要過渡至「後量子加密」(post-quantum cryptography)方案,將面臨簽名與金鑰體積暴增、網路流量上升等權衡問題。 「量子威脅」倒數計時開始 目前量子電腦仍無法破解 2048 位元以上的加密金鑰,而現代比特幣錢包普遍使用 2048–4096 位元的安全長度。但隨著 Google Willow 的實驗被學術界正式驗證,「從理論到可驗證實作」的進展已經讓加密業內人士重新評估風險時間軸。Naoris Protocol 科學家 David Carvalho 稱, 「這是比特幣自誕生以來面臨的最大單一威脅。」 他指出,去中心化社群往往陷於理論辯論,而未及時行動。若未在下一個十年完成加密演算法升級,量子電腦可能在 2030 年前後對現有私鑰體系構成實質威脅。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