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4/30 星期三

  • 18:52

    貝萊德數位資產主管:比特幣 ETF 資金回流強勁,投資者結構向機構轉變

    根據《The Block》報導,貝萊德數位資產負責人 Robert Mitchnick 表示,資金已開始重新流入比特幣 ETF,且投資者結構正在從散戶轉變成機構投資人。 Mitchnick 在杜拜的 Token2049 活動上表示,比特幣 ETF 的投資資金「大規模地回流」。他還提到,在 ETF 推出初期,資金主要來自散戶,包括持倉 1 億美元以上的高淨值個人,但這些群體持有的比例每個季度都在下降,而機構和財富顧問客戶持有的比例則在上升。他解釋說,機構客戶採用的時間週期較長,不是能一夕之間完成的事。 當彭博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提出比特幣已從短線投機者流向堅定持有者的看法時,Mitchnick 說這是個不錯的論點,但不只如此。他認為,把比特幣視為美國科技股的槓桿 Beta 版本,這個想法從基本面來看毫無道理。然而,他表示如果某種論述被重複足夠多次,也有可能成為事實。 Mitchnick 表示,尋求這種高波動資產的投資人其實不需要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配置比特幣,但如果比特幣表現得像一種避險資產,或是一種不受特定國家貨幣風險影響的對沖工具,那麼他們可能會認為應該將比特幣納入投資組合中。他觀察到,有一段時間市場擔心比特幣只是被當作一種槓桿 Beta 標的,但後來資金又開始大量湧入,其規模是 ETF 推出以來少見的情況。 當被問及對山寨幣(Altcoins)ETF 的看法時,Mitchnick 表示山寨幣在投資屬性上有明顯不同。他認為,比特幣是一種潛在的對沖或投資組合分散工具,而這些特性並不適用於其他加密貨幣。他說道: 「它們在投資組合中的角色非常不同,目前市場關注仍壓倒性集中在比特幣。」 至於新任 SEC 主席 Paul Atkins 是否會放寬規定、允許更多 ETF 推出,甚至開放「實物贖回」等機制,Mitchnick 對此謹慎看待,他說:「那些認為什麼都能過關的人將會失望。」他認為,新的監管框架即將到來,這可能會讓某些事情比以前更難推行。
  • 17:31

    川普次子 Eric Trump:區塊鏈運作完勝傳統金融,銀行若不轉型將被淘汰

    根據《CN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次子、川普集團執行副總裁艾瑞克·川普(Eric Trump)在受訪時表示「現代金融系統已經失靈」,其運作緩慢且成本高昂。他稱讚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好處,並呼籲銀行改變經營方式,否則將被淘汰。 艾瑞克·川普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 「任何在區塊鏈上能完成的事情,傳統金融機構沒有一樣做得比它更好,SWIFT 糟糕透頂。」(他指的是國際間的金融交易訊息傳輸系統) 艾瑞克抨擊了傳統銀行系統的緩慢與低效率,稱其已經「過時」,且偏袒超級富豪。他表示: 「真正讓我投入加密貨幣的原因,是我意識到我們的銀行體系其實被當作武器,來對付這個國家大多數的人民,不管是那些戶頭存款不多的人,還是那些可能曾經戴過『讓美國再次偉大』紅帽子的人,而這使我踏入了加密貨幣的世界。我告訴你,如果銀行還不正視即將到來的趨勢,那麼它們十年內就會消失。」 他的批評正值銀行業試圖應對迅速崛起的加密貨幣產業之際。加密產業正在推動金融去中心化,並逐步取代對傳統中介機構(如銀行)的依賴。 艾瑞克受訪時談到了加密技術帶來的好處,例如讓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獲得抵押貸款,而在傳統金融,甚至需要顧慮機構的營業時間。他說道: 「你現在就可以打開一個 DeFi 應用程式,或任何加密貨幣 App,馬上就能從一個錢包轉帳到另一個錢包,沒有(銀行那樣的)費用和標準不一的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nNedcVgcU 相關報導:《為何全家投入加密貨幣領域?川普次子親曝背後真相》《川普家族支持的 WLFI 計劃發行機構級穩定幣 USD1,儲備由 BitGo 託管》
  • 14:39

    彭博預估萊特幣、SOL 現貨 ETF 今年獲准機率達 90%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週三在社群平台分享了公司針對各種加密貨幣現貨 ETP 申請案的核准機率評估。根據圖表,他們認為專注多幣種配置的加密指數基金、萊特幣(LTC)ETF 和 Solana(SOL)ETF 最有可能在今年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機率達 90%。 彭博分析師還預估追蹤瑞波幣(XRP)價格表現的現貨 ETF 在今年獲准的機率超過 85%,狗狗幣(DOGE)和 Hedera(HBAR)現貨 ETF 則達 80%,而 Cardano(ADA)、Polkadot(DOT)和 Avalanche(AVAX)現貨 ETF 達 75%。 來源:Eric Balchunas 根據圖表,彭博分析師認為 LTC 等 8 種加密貨幣可能會被 SEC 視為商品。在 SEC 審核時程方面,LTC、SOL、XRP、DOGE、ADA 等現貨 ETF 申請的裁決截止日在 10 月份,而 DOT、HBAR、AVA 等 ETF 在 11 月份以後。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在新任 SEC 主席 Paul Atkins 於上週正式就職之後,Balchunas 表示有待該監管機構審理的加密貨幣基金申請案已超過 70 件。除了上述 9 種產品之外,還包括涉及 AXL、APT、SUI、PENGU、TRUMP、MELANIA、BONK、BNB、LINK 等代幣的 ETF。
  • 12:55

    回望羊駝:當利空成為短暫的財富密碼

    ALPACA「罪惡」的一生仍在持續,但是爆倉玩家需要休息一下了。 撰文:深潮 TechFlow 這幾天,即將下架幣安的「羊駝幣」$ALPACA 活躍在市場舞台中央,以 3000 萬美元的流通市值攪動起上百億美元的總交易量。 4 月 24 日,幣安宣布將於 5 月 2 日下架包括 Alpaca Finance($ALPACA)在內的四種代幣。 「下架幣安」的消息對項目而言,通常是巨大的利空 ——下架意味著流動性減少、交易量萎縮,代幣價格往往應聲下跌甚至一蹶不振。 但 $ALPACA 顯然沒有按照這個劇情走下去。下架消息釋出後,$ALPACA 只在短時間內產生 30% 左右跌幅(以幣安交易所現貨為計),隨後三天內價格迅速暴漲近 12 倍,從 0.029 美元飆升至最高 0.3477 美元。與此同時,$ALPACA 未平倉合約(OI)遠超其代幣市值數倍。 圍繞著 $ALPACA 展開的多空博弈「絞肉機」行情,開始了。 費率結算加速,多空博弈更甚 宣布下架消息一天後,4 月 25 日,幣安調整了 $ALPACA 的合約資金費率結算規則,將封頂費率週期縮短至每小時結算一次(最高 ±2%)。這進一步加劇了多空博弈的激烈程度。 多頭不僅通過拉盤獲利,還能持續「吃」高額資金費率,在數天內「又吃又拿」, 導致 $ALPACA 價格在持續在高位博弈接近四天。 但空頭就沒這麼幸運了。每小時結算一次 -2% 的費率,意味著在 1 倍槓桿的前提下,做空者持倉一天空單就會至少損失 48% 的本金。而即便是扛著如此高的費率,選擇做空的資金仍然前赴後繼。 激烈博弈下,有人發現了不尋常。一些有著百萬美金體量跟單的帶單員一直在高槓桿做空 $ALPACA,最後帶著跟單用戶的數百萬美元資金一起爆倉。 4 月 29 日,幣安將 $ALPACA 合約費率上限提高至 ±4%。對空頭而言,費率上限再次提高會讓做空成本成倍增加。但本該勸退空頭的規則一出, $ALPACA 幣價又「反常識」般地一瀉千里,價格從 0.27 美元一路跌至 0.067 美元附近。 $ALPACA 的劇本反覆無常,原有的交易法則一再失靈,永遠不變的大概只有變化。 沒有絕對的交易法則 回顧這場千億量級的鬧劇,這幾天的 $ALPACA 何嘗不是一種 Meme——由下架利空帶來大量的注意力,讓「黑紅也是紅」這一原則在價格波動上倍發揮到極致。同時,羊駝的一些特質——同級別環境(一線交易所)內相對較低的流通市值(低點僅不到 400 萬美元)、高度控盤的籌碼和不斷刺激玩家神經的寬幅價格波動,甚至是形象都與 Meme 掛得上鉤。 形象固然可愛,可對真正參與其中博弈的用戶而言,這幾天也許只能用「血腥」來形容。 出現利空瘋狂拉盤,出現「爆空」消息反而流暢下跌,$ALPACA 這幾天的複雜的走勢顛覆往常的「sell the news」(賣利空)邏輯,也顛覆了許多人的倉位。 有聲音表示,帶單員用跟單用戶的錢不計成本做空的背後是一場對散戶資金的圍獵,正如電影名片所言:「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言論真假一時之間無從判斷,可以確定的是,即便真實情況並非如此黑暗,這場操縱中最後的贏家也不會是普通用戶。 不過事物兼具兩面性,有人覺得迷茫,就有人感到興奮。對於許多追求價格波動刺激、能力超群的參與者來說,羊駝的走法甚至是久違賺大錢的機會。 顯然,「利好」與「利空」的界限已經逐漸模糊,之前單一的判斷邏輯已經逐漸不適用於不斷進化的市場。取而代之的是玩弄人性的暴力操盤大行其道,不斷刷新的爆倉數據逐漸佔據市場中心。用「野蠻生長」來形容這種進化方向也許再合適不過。 在相應監管措施尚未完善的前提下,$ALPACA 也不會是這個市場中最後一次瘋狂的操縱。 截至撰稿完畢,$ALPACA 的價格經歷下跌後又劇烈反彈,也許在正式下架之前,還會有更多精彩的「表演」。 只是在風雨飄搖的價格博弈中,難有懵懂參與者的自留地。在注意力與流動性的圍獵下,或許少看多動才是散戶最正 EV 的打法。 畢竟,看到大新聞與一反常態的價格走勢,覺得「機會來了」的不只是散戶,還有飢渴已久的項目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 TechFlow
  • 11:46

    SoFi 將重啟加密貨幣投資服務,計劃拓展至借貸或支付產品

    根據《CNBC》報導,美國金融科技公司 SoFi 執行長 Anthony Noto 表示,在川普政府主政下監管環境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之後,SoFi 將在今年重新推出加密貨幣投資服務。 作為獲得銀行執照的條件之一,SoFi 在 2023 年底被迫停止加密貨幣投資服務,當時正值聯邦政府對數位資產加強審查的時期。據報導,當時用戶可交易超過 20 種加密貨幣,後來用戶的加密資產被轉移到 Blockchain.com,或者被清算變現。 不過,在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發布新指引後,SoFi 正計劃積極重返加密貨幣市場。Noto 在週一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 「我們會重新開放這項業務,讓會員能夠投資加密貨幣。這次我們希望更大規模、更全面地推動加密貨幣,包括確實在我們擁有的每個產品領域中提供加密貨幣或區塊鏈功能。」 SoFi 的聲明是銀行界在川普時代尋求重返加密領域的早期跡象。今年 1 月,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執行長都表示已準備好涉足加密貨幣業務。同時,包括 Coinbase 在內的加密貨幣公司也正計劃申請銀行執照。 計劃將加密技術應用在多種業務 Noto 表示,只要沒有突發狀況,SoFi 應能在年底前重新提供加密貨幣投資服務。他特別引用了最近的一封信函,其基本上提到「受 OCC 監管的銀行可以從事加密貨幣業務,這是在監管環境上的根本性轉變」。 這位執行長表示,他預期目前的監管環境(川普任命的官員撤銷了對加密貨幣的限制,加上穩定幣監管框架正於國會審議)將允許公司拓展投資以外的更多業務,在未來 6 到 24 個月內,SoFi 計劃在公司所有主要產品線導入加密貨幣或其底層技術。他補充說,這個時間表可能會隨著收購行動而加快。 Noto 表示:「我們的願景與其他產品一樣宏大,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將這項技術應用於借貸、儲蓄、消費、投資和保障等領域。」 Noto 透露未來的產品可能包括:根據用戶在 SoFi 持有的加密貨幣價值來借款,或是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
  • 11:24

    貝萊德擁抱「資產代幣化」,為旗下 1500 億鎂基金申請 DLT 數位股份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貝萊德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申請,計畫推出其 1500 億美元「國庫信託基金」的「DLT 數位股份」。 貝萊德積極擁抱「資產代幣化」 所謂的「DLT 數位股份」指的是使用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追蹤所有權的數位股份。根據本週一遞交的 N-1A 表格,這些 DLT 股份將僅由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發行與分銷。機構投資人購買 DLT 股份的最低門檻為 300 萬美元,但後續追加投資則無最低要求。 申報文件中指出: 「儘管該基金目前並未實際運用區塊鏈技術,也未投資加密資產,……[BNY Mellon] 計劃使用區塊鏈技術,為其客戶建立股份持有的鏡像記錄(mirror record)。」 根據貝萊德網站,截至 2025 年 4 月 29 日,該公司旗下的貝萊德流動性基金 – 國庫信託基金總資產約為 1501 億美元。目前,這項 DLT 股份計畫的公開說明書仍須經 SEC 審查與修改,尚未定案。 推動「投資民主化」的步伐 貝萊德的這項舉措,與其執行長 Larry Fink 先前對於資產「代幣化」的公開表態相呼應。Larry Fink 在 2025 年 3 月的年度致股東信中指出: 「資產代幣化將徹底改變投資方式。市場將不再需要休市,交易不再需數日完成,而是可於數秒內結算。數十億因結算延遲而被凍結的資金,也能立即重新投入市場,進一步帶動經濟增長。」 Larry Fink 強調,代幣化能推動投資民主化,因其允許小額持有權、強化數位股東投票權,並讓收益機會向更廣泛的投資人開放。 不過他也指出,目前針對代幣化資產的身份驗證機制仍不夠完善,這是普及應用的主要瓶頸。一旦該問題解決,他預期代幣化基金將像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一樣,成為投資人熟悉的工具。除了貝萊德之外,包含摩根大通、道富銀行,以及富蘭克林等其他大型金融機構也在積極擁抱區塊鏈與資產代幣化技術。這些機構都已啟動基金代幣化或相關業務。 參考來源
  • 10:10

    好消息還是心理戰?美國商務部長對外透露:已與某國完成首個貿易協議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二透露,川普政府已完成其首個貿易協議,但他表示尚未完全定案,並拒絕透露涉及的國家名稱。Lutnick 在接受 CNBC 節目主持人 Brian Sullivan 採訪時表示。 「我這邊的協議已經完成、完成、完成、完成了,但我還需要等待對方的總理與國會批准,我預計這很快就會到來。」 Lutnick 的這番言論一出,股市隨即升至當日高點,顯示華爾街正密切關注貿易談判的進展跡象。 Lutnick 拒絕透露該國的具體資訊,但他明確指出,此協議並不涉及中國。因為與中國的談判是由財政部長史Scott Bessent 負責。由於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表示,歐洲在關稅談判上並不積極,因此也可以將歐盟排除在外,外界普遍認為,日本、南韓與印度是最有可能簽署協議的國家,但也有少部分市場觀察家認為,這是 Howard Lutnick 刻意對外放出來的消息,希望能夠藉此提升其他國家的談判意願。 撰寫本文時,距離「解放日」已過去一個月,儘管川普政府表示,近幾週來已有數十個國家主動聯繫表達達成協議的意願,但至今仍無任何協議正式對外宣布。
  • 09:43

    川普媒體集團也想發幣!股東信透露考慮為 Truth Social 發行「實用型代幣」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創立的「川普媒體與技術集團(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近日在致股東信中透露,正積極探索進一步涉足加密貨幣領域的可能性。 據報導,該公司正在考慮推出一種實用型代幣(utility token),作為旗下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的獎勵機制之一。該代幣預計將整合進未來推出的 Truth 數位錢包,初期功能包括用於支付 Truth+ 訂閱費用,未來也將可應用於 Truth 生態系中的各類產品與服務。 川普媒體近來積極擴張其加密貨幣業務。稍早公司宣布,已與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 Crypto.com 及資產管理公司 Yorkville America Digital 達成合作協議,預計透過其金融科技品牌 Truth.Fi 發行一系列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及相關金融產品。 事實上,早在 2024 年 11 月,川普媒體就已為 Truth.Fi 提交商標申請,內容涵蓋「可作為數位錢包的可下載電腦軟體」。Truth.Fi 品牌則於 2025 年 1 月正式啟用,正值川普再次就任總統之後不久。目前,川普個人持有川普媒體超過 50% 的股份。 川普在加密領域的布局不只止於川普媒體這家公司。他的家族成員近幾個月也積極參與了去中心化金融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並擔任推廣大使,而川普本人則被列為該項目的「首席加密貨幣倡導者」。 2025 年 1 月,川普也親自為名為 TRUMP 的迷因幣站台背書。該幣種目前市值達 26 億美元,近期因團隊宣布舉辦「總統晚宴活動」而大幅引起市場關注——僅限持幣數量前列的用戶有機會獲邀與川普共進晚餐。然而此舉也招致外界批評。政治對手與道德觀察機構認為,此舉等同於將政治影響力商品化,變相販售「通往權力核心的門票」。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指出,TRUMP 代幣已為與川普有關聯的實體創造了數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收益。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