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5/01 星期四

  • 15:51

    特斯拉正在尋找馬斯克接班人?董事會與馬斯克齊駁 WSJ 報導假新聞

    特斯拉否認尋找新執行長傳聞 《華爾街日報》於今日發布了一篇報導,聲稱特斯拉董事會已聯繫多家高階獵頭公司,開始物色新執行長(CEO)接任馬斯克(Elon Musk)的職務。 對此特斯拉董事長 Robyn Denholm 於下午極力否認該消息,表示該報導「完全是虛假的」,並強調董事會「對馬斯克繼續執行公司未來的成長計畫抱有高度信心」。馬斯克本人也在 X 上回應稱,該報導是「蓄意發布的假新聞」。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tatus/1917815854647107990 特斯拉正處於關鍵轉折點 由於馬斯克將許多精力放在政府效率部(DOGE),再加上其在政治上的爭議使得特斯拉的電動車銷售近來大幅下滑,甚至有不少特斯拉展廳與充電站在美國和歐洲遭到破壞。不過,馬斯克此前已在財報會議上表示,他將大幅減少投入川普政府事務的時間,並把更多精力放在經營特斯拉。 面對全球日益激烈的競爭,馬斯克已將特斯拉的重心從打造平價電動車平台,轉向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與人形機器人。他強調,特斯拉的未來不再僅是汽車製造商,而是一家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公司。 目前,特斯拉的公司估值很大一部分正是建立在這個未來願景之上,部分投資者認為,川普政府的政策將有助於推動這一轉型。上週,聯邦監管機構放寬了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規定,助推特斯拉股價上揚。
  • 12:33

    Sam Altman 支持的虹膜辨識專案 World 宣布進軍美國市場,還將發行加密 VISA 卡

    由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支持、致力於打造「真實人類網路」的加密貨幣專案 World(前稱 Worldcoin)正式宣布進軍美國市場,並將自六大城市率先啟動,包括:亞特蘭大、奧斯汀、洛杉磯、邁阿密、納許維爾與舊金山。 World 表示,美國用戶可透過驗證其人類身份、建立 World ID,即可領取原生代幣 WLD。此舉被視為該項目邁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也代表其人類驗證技術將首次進入美國市場。在川普政府新一屆執政下,美國對加密產業態度趨於友善,政策環境已明顯轉向支持 Web3 與加密創新。World 此時進軍美國被認為時機精準,有望獲得更多政策空間與資金支持。 隨著 AI 驅動的虛假帳號、假人互動與詐騙盛行,World 所提出的「人類驗證系統」被認為是未來數位身份基礎設施之一。儘管該項目曾因掃描虹膜技術引發隱私爭議,World 強調並不儲存生物辨識數據,僅以此確認使用者為真人。 截至目前,World App 全球已有約 2600 萬註冊用戶,其中約 1200 萬為「獨立人類身份」。World 希望透過即將推出的迷你版本掃描器(Mini-Orb),實現快速拓展至 10 億用戶的目標。 除了身份驗證以外,World 近期也宣布了多項應用場景整合。例如,World 近日表示,將跟隨其他加密貨幣公司的腳步,推出一款加密貨幣 Visa 卡,該卡將直接連結用戶的 World App 錢包,讓用戶能在全球接受 Visa 的商家輕鬆使用 WLD 代幣與其他加密資產進行付款。這張新卡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美國正式上線。 此外,World 也正在嘗試切入線上交友領域。該項目宣布已與交友應用巨頭 Match Group 合作,該集團旗下擁有 Tinder、Hinge、Match.com、Plenty of Fish 等知名平台。這項合作將率先在日本 Tinder 用戶中展開試點,協助使用者驗證互動對象的帳號是否為真實、誠心尋求連結的人。 另外,World 還宣布其 App 用戶現在也可以直接透過內建的 Kalshi Mini App 參與預測市場(prediction markets)。 參考來源
  • 12:04

    消息人士:Ripple 想買下 USDC 發行商 Circle,出價 50 億美金卻被打槍

    據《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報導,區塊鏈支付公司 Ripple 曾提出以 40 億至 5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穩定幣 USDC 的發行商 Circle,但此收購提議遭到 Circle 拒絕,理由是報價「過低」。報導亦指出,即使到現在,Ripple 仍對收購 Circle 感興趣。 Circle 是全球第二大美元穩定幣 USDC 的發行商,僅次於市占率最高的 Tether(USDT)。而 Ripple 則於今年稍早推出自家的美元掛鉤穩定幣 RLUSD,明顯有意將觸角伸向穩定幣市場。 此次收購消息傳出之際,Circle 正準備推進首次公開募股(IPO)計畫。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該公司正尋求上市,且 IPO 估值似乎正是 50 億美元,但這一估值受到部分社群人士的強烈質疑。Dragonfly Capital 合夥人 Omar Kanji 當時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從文件中的數據來看,沒有任何亮眼的地方,也看不懂 Circle IPO 會以 50 億美元的估值定價,總體感覺更像是 Circle 打算在更強大的競爭對手進場前抓住最後的機會籌資,多爭取一些流動性。 對於此次收購傳聞,Circle 官方尚未做出回應;而 Ripple 發言人則引述執行長 Brad Garlinghouse 先前對彭博的訪談回應表示,表示公司未來可能會考慮收購其他區塊鏈基礎設施企業,但未對 Circle 案具體置評。
  • 11:12

    從總統貼身特工到 a16z 安全主管!Carl Agnelli 呼籲幣圈人士做好「這幾點」保障人身安全

    在加密貨幣快速擴張的背後,另一股見不得光的勢力正日益活躍。 Andreessen Horowitz(a16z)旗下加密貨幣部門的安全主管 Carl Agnelli 最近一篇新發佈的文章中直言: 「如果你在創業,卻沒在思考人身安全,那你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一夕歸零。」 他不是在危言聳聽。作為一名前特勤局特工、曾保護歷任美國總統的資深安全專家,Agnelli 以其三十餘年的經驗,在文章中揭示了:加密貨幣創業者正面臨一波隱性、但極具組織化與暴力性的針對性犯罪浪潮。 Carl Agnelli 在文中指出,許多創辦人與投資人仍對現實風險存有幻想,以為高科技冷錢包、多簽或匿名身份可以保障安全,但事實恰恰相反:「你花了幾年設計完美的加密機制,結果有人拿著 5 美元的鐵棒對你說:『交出助記詞(seed phrase)』。再完美的防盜機制都沒有用。」 Carl Agnelli 進一步指出,真正危險的地方在於,這些攻擊不是「隨機」的,而是有預謀性的暴力行動。受害者往往是被長期監視、行蹤被記錄,甚至家人與住家也被一併納入情報網的「高淨值目標」。 他舉了三個實例: 一位加密貨幣錢包聯合創辦人遭人持續監視,與妻子一同遭綁架,甚至被斷指逼供。 加拿大某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執行長在比特幣大漲後立即被擄走,損失百萬美元。 一位愛在社群炫富的年輕人,因發文被歹徒跨州追蹤、綁架、洗劫、丟包。 Carl Agnelli 警告: 「只要你讓人知道你有錢,你就已經在某個人的 Excel 表上了。」 Carl 在文章中強調,安全不是靠戰術裝備,也不是總統級的隨扈團隊,而是一連串「無聊但致命有效的習慣」。他將安全觀念拆分為三層: 基礎意識: 永遠保持「黃燈狀態」(警覺但不焦慮),避免耳機全戴、分心滑手機,留意環境異常。 日常防衛: 攜帶非致命性防衛工具(如強光手電或防狼噴霧)並隨時備用;使用如 Bond app 類的即時陪伴服務。 事件預演: 養成「what if」思維,例如進入新空間就思考萬一有狀況,最近的掩蔽物、逃生路線是什麼。 此外,他還提供了幾項針對加密貨幣從業者的具體建議: 設立「誘餌錢包」,藏有少量資金與交易紀錄,在被脅迫時可交出。 徹底清除個人網路足跡,避免留下與地址、家人、資產掛勾的線索。 分散資產與設備使用,不要所有平台都綁定相同信箱或恢復方式。 所有出行與居家場所,務必設有攝影機與動作感應燈光。 Carl 認為,加密貨幣創業者常見的盲點,是認為安全等於「有事再處理」。但真實情況是:當你遇上暴力威脅時,任何解決方案都已經太遲了。他提醒所有創辦人與投資人: 「你不是在面對隨機的街頭小偷,而是對你進行情資收集、路線分析、社交工程的職業罪犯。你越不注意,就越容易被鎖定。」
  • 10:40

    從高波動到穩定避險?貝萊德高管談比特幣的反身性轉變

    在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再度升高貿易戰壓力、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之際,比特幣(BTC)近期表現穩定,並未如美股等風險資產般大幅波動。這一現象引起機構投資者與加密社群廣泛關注,認為比特幣正展現出「低 Beta 資產」的特性。 比特幣成為低 Beta 資產 在本週於杜拜舉行的 Token2049 高峰會上,貝萊德數位資產負責人 Robert Mitchnick 表示,儘管這種「低波動性避險資產」的定位目前在基本面上仍具爭議,但可能因市場不斷重複而成為自我實現的預期。Robert Mitchnick 說道: 「這在基本面上並沒有太大理論基礎,但如果這種說法被重複地講到足夠多次,它就真的可能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期。因為有足夠多的評論者、研究機構和媒體都在講它是低 Beta 資產,它最終可能就真的這麼表現。」 近期美中關係緊張導致市場擔憂經濟衰退,美股表現不佳。然而比特幣表現卻相對堅挺,甚至在七日波動率上低於 S&P 500,短暫出現「脫鉤」跡象。Mitchnick 認為,這進一步驗證了 BTC 不受單一國家經濟、貨幣或政治風險左右的特性。 這一現象也迅速反映在資金流向上。根據 Farside Investors 的數據,過去十個交易日內,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累積淨流入超過 30 億美元,其中貝萊德旗下 IBIT ETF 吸金最多。Mitchnick 認為,這顯示出資金正由短期投機者轉向更長期、基本面導向的持有者。 VanEck:比特幣應重回「非關聯資產」定位 同場出席的資產管理公司 VanEck 執行長也 Jan van Eck 表示,他希望比特幣能回到 2020 年之前的狀態,成為與傳統金融市場無明顯相關性的資產。他指出,自疫情後比特幣受到機構關注,加上 ETF 啟動後,比特幣開始與納指等風險資產產生較強聯動,削弱了其作為資產配置避風港的角色。 「若比特幣與傳統資產的相關性進一步降低,會有更多投資者願意將其納入投資組合。」 參考來源
  • 09:49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發文分享 2025 年「個人」關注重心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昨日透過社群平台 Warpcast 發文,首度公開他在 2025 年的「個人」關注重心,內容橫跨以太坊技術發展、安全與隱私保障,以及更廣義的去中心化社會基礎建設。他也指出,雖然部分領域他參與較少,但已有其他核心開發者擔綱主導。 Vitalik 在文中明確表示,以太坊仍將是他今年最優先關注的項目,尤其是核心協議層(Layer 1)的長期路線圖,包括單區塊最終性(single-slot finality)、虛擬機長期演進(long-term VM)、無狀態化設計(statelessness),以及如何在提升可擴展性的同時,保持網路的安全性、韌性與去中心化特性。 除此之外,Vitalik 也強調「全棧式的安全與隱私設計」將是他著力的另一重點。他認為,以太坊的可用性不能僅限於鏈上基礎設施,應延伸至應用層與用戶端,例如去中心化應用(DApps)與錢包工具,並在這些層面實現更高程度的開源化與隱私保護,避免依賴中心化中介。 在區塊鏈之外,Vitalik 亦持續推動他過去幾年倡導的「去中心化加速(d/acc)」理念。根據他在個人網站上的延伸說明,這包括通訊協議、資訊層、治理機制設計,以及針對公共財、開源資助等制度創新。同時,他亦關注密碼學、作業系統、硬體、實體基礎建設乃至生物防禦等領域,嘗試將去中心化思維延伸至鏈外社會基建。 不過,Vitalik 也坦言,有些重要方向目前他參與相對較少,並點名以太坊社群中的幾位核心開發者正積極主導這些工作。例如 Paradigm 普通合夥人 gakonst、以太坊研究員 Dankrad Feist 與以太坊開發者 Ansgar 正推動短期擴容策略,包括在 2026 年前將 Layer 1 的 gas limit 提高十倍;而王筱維和 Tomasz Stańczak 則專注於以太坊基金會的組織治理與協調工作。此外,DeFi、支付與儲蓄等已成熟的應用類別,Vitalik 表示他目前也傾向讓更專業的團隊主導推進。
  • 08:31

    美國經濟數據釋出:GDP 轉負、PCE 降溫;比特幣先抑後揚

    美國於昨晚(4月30日)公布多項重磅經濟數據: 第一季度 GDP 季增年率為 -0.3%,低於市場預期的 -0.2% 3 月核心 PCE 年增率為 2.6%,創 2024 年 6 月以來新低,符合預期 GDP 數據顯示經濟出現實質性放緩,而核心 PCE 的降溫則暗示通膨已逐步受控。數據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盤中一度大跌逾 2%,反映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情緒升溫。 雖然經濟萎縮和消費者信心跌至歷史新低是傳統金融投資者的合理擔憂,但對於加密貨幣交易者而言,這類宏觀疲弱數據反而強化了聯準會將啟動降息循環的預期。 根據 CME FedWatch 工具,目前市場已預計聯準會今年降息次數上修至 4 次。歷史上,每當聯準會開啟寬鬆週期、增加美元流動性時,比特幣價格往往成為受益者之一。 接下來,市場目光將轉向 5 月 2 日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NFP),該數據將揭示 4 月美國新增就業人數與勞動市場韌性,若結果低於預期,將進一步鞏固「降息交易」邏輯,可能對股市與加密資產形成短線推力。 技術面來看,95,500 美元已成為比特幣當前的關鍵阻力位。多位分析師指出,若該價位能被有效突破並站穩,將打開向 10 萬美元大關進攻的空間。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